相关轶事的精选知识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 洗澡轶事“神女汤”的由来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 洗澡轶事“神女汤”的由来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头、身、手、脚的洗浴。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所谓“濯”、“洒”就是洗的意思。据此看来,古代的沐浴...

阴兴的后代都有谁?阴兴生平轶事典故简介

阴兴的后代都有谁?阴兴生平轶事典故简介

阴兴(9年—47年),字君陵。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历任黄门侍郎、期门仆射等职,随从光武帝刘秀征伐四方,深受刘秀的信赖。建武九年(33年),任侍中,被赐爵关内侯,阴兴坚决推辞。后任卫尉,与执金吾...

傅俊的故事 云台二十八将傅俊轶事典故

傅俊的故事 云台二十八将傅俊轶事典故

傅俊的轶事典故傅俊在平定扬州的时候,为了收取人心,迅速安定地方。积极拉拢当地的有识之士加入汉军的阵营。郅恽是汝南名士,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傅俊一到广陵,立即登门拜会,温言抚慰,礼请他出山。傅俊又表奏刘秀,请任命郅...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

大画家齐白石轶事 吝啬又大方也曾叹物价之高

大画家齐白石轶事 吝啬又大方也曾叹物价之高

说起齐白石,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介农家子弟,他带着一手熟练的木匠手艺步入画坛,最终达到执画坛牛耳和引领一代风气的高度;在他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开辟了一个质朴...

简文皇司马昱的故事 司马昱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简文皇司马昱的故事 司马昱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位后,由太后褚蒜子临...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的故事 尉迟恭轶事典故有哪些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的故事 尉迟恭轶事典故有哪些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

杨露禅和董海川的交往轶事 揭秘晚清武林高手

杨露禅和董海川的交往轶事 揭秘晚清武林高手

清光绪年间,直隶广西府永年县南关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苦练学会太极神拳。后经刑部侍郎武汝清推荐,进京到瑞王府授艺。一时间京城武林高手纷纷寻上门来比试,却总是败北而去。杨露禅由此名声大噪,人称“杨...

晚清重臣左宗棠轶事 曾骂出一个两榜庶吉士

晚清重臣左宗棠轶事 曾骂出一个两榜庶吉士

晚清重臣左宗棠名气大,能耐大,脾气也不小。咸丰朝,左宗棠以举人身份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帅府作幕宾。某日,总兵樊燮拜谒骆大帅。告退时骆帅让他去见一下师爷左宗棠,樊即谒左师爷。见面时,樊燮未给左师爷请安。左厉声喝道:“武官...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故事有哪些 高洋轶事典故介绍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故事有哪些 高洋轶事典故介绍

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固阳)人,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

民国轶事:鲁迅好友曾在西湖边遭遇“冒牌鲁迅”

民国轶事:鲁迅好友曾在西湖边遭遇“冒牌鲁迅”

1928年2月25日,鲁迅先生意外地接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的来信。信中说:“自一月十日在杭州孤山别后,多久没有见面了。前蒙允时常通讯及指导……”云云,弄得鲁迅莫名其妙。为负责起见,鲁迅马上写了一封回信,告诉这位姓马的女...

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故事 司马曜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故事 司马曜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中国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3...

汉明帝刘庄轶事:曾经亲自动手责打过尚书郎

汉明帝刘庄轶事:曾经亲自动手责打过尚书郎

汉明帝刘庄,光武帝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也是东汉为数不多的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也比较自负,即位以来,躬亲政务,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旦发现身边的官员有不轨行为,明帝常常会拿起棍子,亲自动手揍上一番...

北魏轶事:曾划定了历史上最早的遗产保护范围

北魏轶事:曾划定了历史上最早的遗产保护范围

中国历史上见诸官方记载的国家级遗产保护活动,当始于周朝初年。其标志为《祭法》和《谥法》的问世,距今有3100多年的历史;由国家推动对历史名人的陵墓进行保护则始于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距今约2200年;而最早的关于建筑遗产...

朱元璋轶事 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朱元璋轶事 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南京地区戏曲活动最初进入繁荣时期的当属明代。这首先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明史·乐志》记载,朱元璋用膳时,喜欢听乐府、小调和杂剧。他不仅在宫中设立教坊司,负责宫廷歌舞戏曲,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秦观轶事 写词追歌妓 因为词太好自己被代言

秦观轶事 写词追歌妓 因为词太好自己被代言

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司马光的人物轶事 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的人物轶事 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在宋哲宗时期官至宰相。他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一本《资治通鉴》奠定他史学地位。一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他在中国老百姓间可谓家喻户晓...

檀道济的故事 南朝名将檀道济的轶事有哪些

檀道济的故事 南朝名将檀道济的轶事有哪些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

北宋名臣杜衍的故事 杜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名臣杜衍的故事 杜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辨狱闻。宋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后改知审...

后秦武昭帝姚苌的故事 姚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后秦武昭帝姚苌的故事 姚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

汪伪轶事 平沼骐一郎给汪伪“国旗”上装“猪尾巴”

汪伪轶事 平沼骐一郎给汪伪“国旗”上装“猪尾巴”

1939年1月4日,在军部和右翼团体的支持下,平沼骐一郎成为日本第35届总理。此时,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并没有像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所说的被迅速击溃,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抗战力量,日军在人、财、力上已经捉襟见肘。为了摆脱危...

三国轶事:刘备宠臣因为家暴被诸葛亮判罪处死

三国轶事:刘备宠臣因为家暴被诸葛亮判罪处死

皇宫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因为其与外界隔绝,被称之为禁城。不过,这宫苑禁地历来都是个出烂事的地方,无论是开国之初的政治清明时期,还是战乱岁月的危机四伏年代都概莫能外。这不,在三国时期的蜀汉国,就出了这么一档子烂事,曾经是...

清末轶事:名将左宗棠的勤务兵都是总兵级别的

清末轶事:名将左宗棠的勤务兵都是总兵级别的

左宗棠是民族英雄,其晚年收复新疆一役使其名垂青史,历代敬仰,也使中华民族维护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同时,左宗棠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不太看得起人,有资料称其“素有兀傲名”。哪怕是平级的同事,如果一时话不投机,左宗棠马上会...

唐朝科举轶事:大诗人王维走后门成为了状元

唐朝科举轶事:大诗人王维走后门成为了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时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门。举子们往往在考试前一年的秋天,就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带到京师,呈给当时在政治或文学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看,这叫做“行卷”。其风气之盛,甚至成为一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