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 白露節氣的天氣特點

白露節氣的到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個節氣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氣候的變化與溫差,所以在這個節氣中,我們應該學會自己注意保暖。我想一定會有人問,白露節氣代表著什麼呢?白鹿節氣中養生需要注意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些話題。

白露節氣 白露節氣的天氣特點

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白露。

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雲:“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節氣的由來: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與天氣

秋高氣爽

據我國古籍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從氣候規律說,白露時節,涼爽的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

秋始白露。從此,風輕、雲淡、天高、水長。白露含秋,那晶瑩的露珠折射出詩意般的韻味。這個季節最為寫意,它兼有水墨的濃重與工筆的細膩。陽光很亮,明晃晃一大片,但不燥熱,仔細分辨,竟見紋理,絲絲縷縷,照得行人心生暖意。即使沒有陽光的日子,秋風也解風情,臨高而站,衣袖被風鼓起,清風滿袖。只有秋天的風,才稱得上一個“清”字,也只有秋天的風,才可以還人一份清爽。

全年晝夜溫差最大

白露節氣已然有了秋天的味道,尤其是在早晨和晚上的時候,秋風習習,給人一種秋季已經來到了的感覺。可是在中午的時候,還是能夠感覺天氣很熱,而一到晚上氣溫迅速下降,晝夜溫差非常大。而在夜裡的時候,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露。

諺語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便是說白露時白天夜裡的溫差很大。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

白露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天高氣爽,雲淡風輕。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被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天氣也就越來越涼。

很多人都認為,白露節氣裡下雨,雨下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苦了。因為白露節氣中的雨大多屬於秋雨,雖然感覺不是很大,但卻有時一下一整天,連綿不絕。尤其是夜晚,經常早晨起來就看到很大的秋雨,所以在這個節氣中大家注意好天氣,夜晚最好都把陽臺上的衣服收起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在詩經中,有一首著名的詩句:“蒹葭(jianjia蘆葦)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刻畫的是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

也許正是此詩句的廣為流傳,有些人把白露稱為輕霜,這是不對的,白露不是霜。我們知道:霜是在近地面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在溫度低於0℃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體上的白色鬆脆冰晶。著霜的物體或附近的空氣溫度必然在0℃或以下。而露水的產生是一種水汽凝結現象,附著露滴的植物莖葉溫度儘管很低,也必定是在0℃以上。

白露期間的天氣

白露與農事

白露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富饒遼闊的東北平原開始收穫穀子、大豆和高粱,華北地區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進入全面分批採收的季節。西北、東北地區的冬小麥開始播種,華北的秋種也即將開始,應抓緊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蟲等準備工作。

白露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東北、華北地區9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8月份的1/4到1/3,黃淮海流域地區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會出現夏秋連旱,對冬小麥的適時播種是最主要的威脅。華南和西南地區白露後卻常常秋雨綿綿,平均每2—3天就有一個雨日,四川盆地這時甚至是一年中雨日最多的時節。過多的秋雨對秋作物的正常成熟和收穫也十分不利。

同為白露節氣,在我國的不同地區其景緻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結,而南方有些地區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時分桂飄香”的說法。白露節氣還有忌風雨的說法,如“白露日東北風,十個鈴子(棉桃)九個膿;白露日西北風,十個鈴子九個空,”等等,在這條條諺語中,不難看出農民朋友們對節氣的重視。

白露溫差大注重耐寒鍛鍊

“白露”時節,大氣環流開始調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風逐漸調整為冬半年的冬季風,北方地區冷空氣的侵入也逐漸頻繁,加之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越來越短,白天日照強度減弱,

夜間地面輻射散熱加快,致使氣溫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專家稱,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一個節氣,一般晝夜溫差在10℃左右。

要注重運動鍛鍊,做到“六防”

一.防秋寒

要注重運動鍛鍊,也要講究耐寒鍛鍊。

二.防感冒

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防腸胃病

到立秋之後,要慎食一些瓜類、水果之類的東西。

四.防亂補

比如說我們可以吃一點烏骨雞湯、蜂蜜、芝麻、花生之類的。

五.防肥胖

到秋天的話天氣轉涼了,胃口也好了,食慾大增,往往飲食過多。

六.防傷害

秋令時節我們還是要堅持鍛鍊,運動時要防受涼感冒、運動損傷和運動過度。

白露與養生

白露時節話“補露”

節氣變化對人體的影響顯而易見,民間就有“疾病跟著節氣走”的說法。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天和夜晚的溫度相差可達10多攝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的現象,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易發季節,因而白露前後注意養生,顯得十分重要,白露養生俗稱“補露”。在民間,直至當今仍有“養冬”的習俗,立冬這一天,家家戶戶宰雞殺鴨買羊肉,加一點滋補中藥,熬個熱騰騰一大鍋,全家人改善一下,補充身體的能量,為進入寒冬做好準備。而“補露”的習俗,已逐漸被人們淡忘,不為多數人所熟悉。

過去在民間,是很看重白露前後養生的,只不過地域不同,“補露”的方法也各異。南京人愛喝白露茶,認為白露茶清香甘醇,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經不起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苦味。蘇浙一帶的鄉下則在白露日釀酒,這種酒溫中含熱,有利寒氣散發。在福州,白露日必吃龍眼,認為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在我們溫州,過去有在白露這一天,採集白木槿、白毛苦菜等多種帶“白”字的草藥,與白毛烏骨雞同煨,以補身子。

當心“秋燥”傷人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到秋季的氣候特點——乾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蔘、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白露的天氣已經逐漸變涼,尤其是晚上,溫度有時只有十幾度,這個時候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露,我們在早晨都能看到植物上的露水。白露之後,空氣非常乾燥,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多喝一些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趣話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節氣有著比秋天更古老的植物,臺灣秋天最美的景色就是滿山的芒花。

臺灣芒在臺語中叫"菅芒",類似五節芒,系臺灣特有。一般人習慣以蘆葦稱之,其實並相不同,真正的五節芒在春天才開花。臺灣芒花每年從9月、10月開始,準時抽出花穗,初時整串花穗呈紫紅色,成熟後便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從臺灣中部開始盛開,然後依緯度北漸,此時也是毛蟹最肥的時候。

芒花最盛時,白絮隨風飛舞似雪。山間小徑、河邊溪埔皆可發現它的形蹤。文人常以菅芒花"無香無味"的特質,比喻出自寒門的貧家女,臺灣作家許丙丁有一首歌,閩南語軟:"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菅芒花白無味,生來不著時。只有月娘清白光明,照阮的迷夢;只有風姨溫柔多情,顧阮的腰肢。"

白露至,白鷺飛

現在是白露氣節,每年這個時候,許多越冬的候鳥都會飛臨連州停歇覓食。在連州西岸鎮河田千畝馬蹄基地裡,每天都有數百隻白鷺在廣闊的田野留下一個個靚麗的魅影。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就是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候。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白露的傳說

在白露第一道曙光出現的時候,把一顆綠寶石交到戀人的手上,那麼這對戀人,不管遭遇多少磨難,他們的戀情將永遠無堅不摧。

總結:通過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都對白露節氣有所瞭解了吧。在白露節氣中,我們要注意的還有很多,白露節氣的養生工作非常重要,想要在這個節氣中擁有一個好身體,就必須要注意好養生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