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太監之間奪權最為慘烈的一次 國都喋血

宦官專政、亂權,對於熟悉歷史的朋友來講一點都不新鮮。在歷史上有一次大規模的皇帝與太監之間的爭鬥,株連上千人。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明朝。不過,讓大家失望了,這件事發生在唐朝。

皇帝與太監之間奪權最為慘烈的一次 國都喋血

講這件事之前先說一個小資料,唐朝共有22位皇帝,其中由宦官廢立的有9位。可以這麼說,唐朝後期八十年,皇帝是宦官所掌握的。這比明朝要“厲害”的多。

宦官掌權在中晚唐已經非常嚴重。唐文宗即位後,一心想剷除宦官勢力。可很多大臣得知文宗欲謀除宦官的意圖後,怕惹禍上身,因此只求保身,不敢參與文宗的計劃。身為皇帝,竟然找不到一個敢跟著自己乾的臣子,文宗苦悶。而李訓就是在這個時候走進了文宗的視線。他出身名門,為肅宗時宰相李揆的族孫,進士及第後,當了太學助教,後來又任河陽節度府幕僚。李訓因武昭一案被流放。

文宗即位後大赦天下,李訓遇赦北歸。當他得知朝政盡在宦官王守澄之手、而王守澄寵遇鄭注,於是,準備了厚禮去拜見鄭注。二人都善於辯論,一見如故。鄭注將李訓引薦給王守澄,還推薦給文宗。文宗見李訓相貌堂堂,口若懸河,十分高興,此後開始寵信李訓。文宗將想誅滅宦官的心事密告李訓、鄭注,李、鄭都表示願意為文宗效力,積極地出謀劃策。

李訓任宰相後,首先整頓吏治,消除朝中的朋黨之爭。水火不容的兩派首要李宗閔、李德裕等都被貶出朝廷。在對待宦官的策略上,李訓則利用宦官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他先擢升被王守澄抑制的宦官仇士良為中尉,分去王守澄的權勢。隨後將王守澄不喜歡的宦官全部貶到外地為官。王守澄生怕同類分自己的權力,因而少有喜歡的宦官。而與王守澄有仇的韋元素和楊承和等實力派大宦官都被處死。

當時天下流言紛紛,說憲宗為宦官陳弘志所害,文宗因此恨陳弘志入骨。當時陳弘志任山南東道監軍,李訓以文宗的名義將他召至青泥驛,“封杖殺之”,從而洩了文宗心頭大恨。文宗也因此更加信任李訓。經過一系列計劃後,王守澄被徹底孤立起來。李訓見時機成熟,便讓文宗逼王守澄喝毒酒自殺。曾經不可一世、人見人怕的大宦官王守澄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除掉了。宦官們威風掃地,氣焰大為收斂。李訓與鄭注又密謀,打算徹底誅滅宦官。二人約定,在王守澄下葬時,命宦官中尉以下者全集中於滻水送葬。然後由鄭注率親兵將宦官全部砍殺一個不留。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李訓在緊要關頭要獨佔這不世之功。於是在沒有通知鄭注的情況下改變了計劃。

大和九年,文宗登紫辰殿早朝。金吾將軍韓約奏稱金吾左仗院內石榴樹夜降甘露,是祥瑞之兆。文宗事先已經知道計劃,故意表示驚訝,派左、右軍中尉,樞密內臣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前去看個究竟。

宦官離開後,李訓立即調兵遣將,部署誅殺宦官。卻被仇士良發覺。宦官們察覺事變,遂倉皇出逃,衛兵未來得及關閉宮門。

仇士良等逃回殿上,挾持文宗抄近道入內。李訓急忙攀住乘輦,死死抓住不放。仇士良與李訓撕打時,跌倒在地,李訓拿刀刺殺仇士良,未能殺死。這時,京兆少尹羅立言率京兆邏卒三百餘人從東邊殺來,御史中丞李孝本帶御史臺從人二百餘從西邊衝來,兩方與金吾兵會合,殺死宦官數十人。李訓抓住文宗乘輦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門,被宦者郗志榮擊倒在地,帝輦進入東上閣。

李訓見事難以成功,遂脫下紫服,穿上從吏的綠衫,走馬而出。李訓出逃的同時,仇士良指揮宦官率禁兵千餘人,對在京師的公卿百官與吏卒進行了大屠殺,中書、門下兩省及沒有逃走的金吾士卒被殺死六百多人,皇宮內一片狼藉。宰相舒元輿等被逮捕下獄,被逼自誣謀反。京城的無賴們趁火打劫,整個長安雞犬不寧,京師被攪得天翻地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

李訓在奔往鳳翔的途中被盩屋鎮遏使宗楚所擒獲,械送京師。押送到昆明池的時候,李訓怕被送到神策軍中受到酷刑折磨,他說服押送者,斬下他的首級送往神策軍。之後,宰相王涯等與甘露之變毫無關係的人也都被殺,死者達幾千人。

長安血流成河的時候,鄭注正帶著親兵依照約定出發。行至扶風縣境時,聽說李訓失敗,鄭注返回鳳翔。仇士良控制了京師局勢後,立即派人持密敕給鳳翔監軍張仲清,命他立即殺死鄭注及其親信。張仲清也是一個大宦官,他得知京師發生了鉅變,心中恐懼,六神無主。押衙李叔和為他獻計,建議以召鄭注議事為名,將其誘來,事先設下伏兵,一舉殺死。張仲清依計而行。

鄭注來時,張仲清很客氣,請他落座,然後叫人上茶。就在鄭注舉杯飲茶之際,他身後的李叔和抽刀將他殺死,跟隨鄭注的親兵盡數被殺,他全家也不分老幼全部被殺,他的親信幕僚節度副使錢可復、節度判官盧簡能、觀察判官蕭傑、掌書記盧弘茂等也全部遇難。

至此,李訓和鄭注全部被殺,為他們殉葬的除了無數人的生命,還有文宗剷除宦官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