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川軍的精選知識

川軍抗戰簡介 川軍是何時由誰帶領下出川抗日?

川軍抗戰簡介 川軍是何時由誰帶領下出川抗日?

二劉大戰結束後,劉湘即在成都宣誓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先後對付入川的紅四方面軍和中央紅軍。10月,劉湘將川中各軍編為六路,分別以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王陵基、劉存厚出任一至六路總指揮,對紅軍...

川軍首領劉湘的遺言 敵軍不退出國境誓不還鄉

川軍首領劉湘的遺言 敵軍不退出國境誓不還鄉

抗戰期間,川軍抗戰,曾經寫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篇章。民國時期的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臨終説“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很長一段時間裏在前線川軍每天升旗...

抗戰中的川軍 “草鞋兵”出川抗日威名遠揚

抗戰中的川軍 “草鞋兵”出川抗日威名遠揚

川軍,是對民國時期四川地方軍隊的稱謂。與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軍從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早期的有劉存厚、熊克武當權,中晚期的有劉湘主政,劉湘死後。川軍形成鄧錫侯、楊森、潘文華、劉文輝、王陵基五個上將爭雄...

川軍少將回憶淞滬抗戰 人一填進去就熔化了

川軍少將回憶淞滬抗戰 人一填進去就熔化了

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上海市愚園路一條弄堂的盡頭,92歲的杜重石笑吟吟地朝我們伸出手。這是個頗富傳奇色彩的老人,四川廣安縣人,從上海新華藝術大學畢業後,憑父親與四川軍閥楊森的交情進入了軍政圈子。他曾經年少得志,有過半...

台兒莊大捷前的一場小勝利 川軍擊斃日軍少將

台兒莊大捷前的一場小勝利 川軍擊斃日軍少將

台兒莊大戰前的1938年元月,由於川軍二十二集團軍駐守微山湖畔的滕縣,津浦路北線的敵人未能向南騷擾,魯南的民眾過了一個平安而祥和的春節。春節一過,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山東日軍開始向泰安集中。與滕縣對峙的鄒縣日軍增兵...

淞滬抗戰記憶 川軍在寶山打響他們的抗戰第一槍

淞滬抗戰記憶 川軍在寶山打響他們的抗戰第一槍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17日上午,成都的天空細雨紛飛,金牛區金輝路晚霞養老中心內,傳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戰歌。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淞滬會戰爆發78週年。96歲高齡的張文治,作為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過淞滬會戰...

台兒莊戰役紀實 川軍三攻兩下店敢死隊輪波衝鋒

台兒莊戰役紀實 川軍三攻兩下店敢死隊輪波衝鋒

1938年元月初,川軍二十二集團軍由山西進入山東,受命攻擊日軍佔領的二下店。兩下店位於微山湖畔津浦鐵路上,是平原上一個集鎮。兩下店的南面是滕縣,北面是鄒縣,再北是曲阜。春節後,我軍對兩下店發起第三次攻擊。主攻任務由川...

川軍明末的一場血戰 渾河大戰

川軍明末的一場血戰 渾河大戰

“野戰之壯莫如黑山(即渾河)”的明末渾河之戰時間:公元1621年地點:渾河兵力:明軍四川秦良玉部土司兵數千及浙兵等明軍共萬人後金右翼固山兵約數萬人戰況:公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自起兵攻明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趁...

南京保衞戰中的鐵血川軍 每犧牲1人 拖延1分鐘

南京保衞戰中的鐵血川軍 每犧牲1人 拖延1分鐘

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所在地,也是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所在地。1937年南京淪陷後,30多萬的中國軍民被日軍屠殺,慘絕人寰。至今,南京保衞戰的悲壯和慘烈,仍令人難以釋懷。日軍攻陷...

東陽關血戰 川軍堅守3天3夜 兩千多人喋血異鄉

東陽關血戰 川軍堅守3天3夜 兩千多人喋血異鄉

70多年前,在遠離四川成都1300餘公里的山西黎城縣,曾有這樣一支川軍隊伍,頭戴斗笠,腳穿草鞋,攜帶極其簡陋的裝備,在李家鈺將軍帶領下,在當地東陽關阻擋日軍侵華數日,2000餘名川軍將士喋血戰場,草草掩埋,魂守異鄉,墓地無名。歷史上...

萬家嶺戰役紀實 川軍死守要隘麒麟峯阻敵東進

萬家嶺戰役紀實 川軍死守要隘麒麟峯阻敵東進

1938年9月,武漢會戰日軍攻戰江西九江後,分兩路南下,其進攻的重點在南潯路,薛嶽把他的大軍擺在右翼與南潯路上的日軍對壘。日軍在瑞(昌)武(寧)路上加強攻勢,薛嶽即從中路調集部隊向西增援。9月23日,岡村寧茨虛晃一槍變招,放棄...

台兒莊戰役中川軍師長王銘章是怎樣犧牲的?

台兒莊戰役中川軍師長王銘章是怎樣犧牲的?

在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戰的序幕戰中,川軍二十二集團軍四十一軍一二二師中將師長王銘章奉命代理軍長,指揮四十一軍兩師共五千餘官兵守衞滕縣城。川軍士兵武器簡陋,每團只有四門迫擊炮四挺重機槍,全軍沒有一門大炮,輕機槍最缺...

戰史密聞 第一次長沙會戰川軍將領繳獲板垣摺扇

戰史密聞 第一次長沙會戰川軍將領繳獲板垣摺扇

第一次長沙會戰末期,王陵基第七十八軍主力新十三師師長劉若弼率部趕到贛北修水一帶,會同友軍第八軍合力向敵人展開攻擊,猛攻一晝夜,敵人傷亡累累。第二天,這股終不敢戀戰,放棄修水縣城,於10月16日向北翻越九宮山後退回湖北通...

浙贛會戰紀實 川軍工兵排布地雷炸死日軍中將

浙贛會戰紀實 川軍工兵排布地雷炸死日軍中將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浙贛會戰正式打響。在浙贛會戰緊張的時候,駐守在長江邊上的川軍二十一軍軍長劉雨卿將第一四六師拔歸中央嫡系上官雲湘集團軍第二十八軍指揮,協防浙江省的蘭溪、金蘭一線。會戰正式打響後,日軍以四個...

8年的時間 350萬川軍為祖國流盡自己的鮮血

8年的時間 350萬川軍為祖國流盡自己的鮮血

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截止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為了抗擊日軍,中國軍隊付出了傷亡670多萬的代價,其中的380萬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670萬的數字中有350萬屬於川軍,這些軍隊為了自己的家...

川軍的抗戰記憶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一日誓不還鄉

川軍的抗戰記憶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一日誓不還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8月31日,在抗戰紀念館裏,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了多份與川軍和四川有關的抗戰文物和展品。一位四川參觀者...

川軍抗戰紀實 川軍抗戰中總共傷亡64萬餘將士

川軍抗戰紀實 川軍抗戰中總共傷亡64萬餘將士

日本軍隊武器精良及其殘暴的“武士道”,當時是“威震世界”。但川軍中從將軍到小兵,無數人出川前都預立遺囑,誓死報國。1937年10月15日,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為副總司令;鄧錫侯為第...

抗戰初川軍裝備 士兵還在用清代留下的某武器

抗戰初川軍裝備 士兵還在用清代留下的某武器

1937年9月,十多萬川軍將士出川向東。這些人在戰場上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武器,與日軍的裝備相比優劣何在?在建川博物館,記者見到了抗戰時期,出川軍人穿戴過的粗布衣服、斗笠草鞋,用過的中正槍、漢陽造,也見到了日軍的鋼盔制服,三...

抗戰英烈趙渭濱 誓死浴血保衞滕縣的川軍參謀長

抗戰英烈趙渭濱 誓死浴血保衞滕縣的川軍參謀長

抗日英烈趙渭濱(1894-1938),原名渭賓,字象賢。四川成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1軍122師參謀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趙渭濱烈士照片趙渭濱烈士簡介趙渭濱烈士原名渭賓,字象賢。男,1894...

川軍抗戰紀實 老兵譚移生6發炮滅了日軍一箇中隊

川軍抗戰紀實 老兵譚移生6發炮滅了日軍一箇中隊

姓名:譚移生出生:1916年4月初八(農曆)祖籍:四川雲陽(現重慶雲陽縣)現居:岳陽市岳陽樓區部隊:原第79軍98師簾子掀開,譚移生老人從卧室走出來:一張黑亮的國字臉,一頭稀疏的白髮,一摞花白的小鬍子,一副嚴肅的表情。第一眼,就讓人覺得眼...

抗日英雄川軍師長饒國華上將 帶28字家訓上戰場

抗日英雄川軍師長饒國華上將 帶28字家訓上戰場

川籍抗日英烈饒國華(1894-1937),資陽市東鄉(今雁江區寶台鎮)張家壩人,川軍第145師師長。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饒國華主動要求率部抗戰。9月21日,第21軍奉令出川抗日。11月27日,饒國華指揮第433旅佟毅部在廣德前方約60...

明末第一猛將 扛“大刀”率3萬川軍 讓人忌憚

明末第一猛將 扛“大刀”率3萬川軍 讓人忌憚

劉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軍事家。大將軍都督劉顯之子,萬曆年間武狀元,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劉綎先抗緬甸,後升任副總兵,因縱容兵甲導致兵變被剝職。隨後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和萬...

忻口戰役密聞 川軍總司令在太原附近險些遇襲

忻口戰役密聞 川軍總司令在太原附近險些遇襲

1937年11月,晉東娘子關陷落後,忻口戰線己不能維持,閻錫山決定退守太原。太原守城戰一共進行了四天,一座省會城市便告失陷。閻錫山原計劃在太原堅守數月,在太原城內貯備了半年的糧彈,這些物資以及能製造槍炮的太原兵工廠也都...

抗日的川軍為什麼被嘲笑為最糟的雜牌軍?

抗日的川軍為什麼被嘲笑為最糟的雜牌軍?

川軍崩潰了,一路上只要能弄到糧食、衣物,便連買帶搶,遇到軍械庫也砸開大鎖,擅自補給。閻錫山告到武漢軍委會,請川軍立刻走人。軍委會下令調往河北河南的第一戰區,但與四川頗有淵源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也不要,説川軍是“爛...

李宗仁稱“川軍抗戰最光榮之一頁”戰鬥是哪場?

李宗仁稱“川軍抗戰最光榮之一頁”戰鬥是哪場?

王銘章(1893—1938),字之鐘,漢族,四川省新都泰興場人,早年參加保路運動和討伐袁世凱戰爭,曾以其稟性正直、驍勇善戰而享譽軍旅。王銘章在中國抗日戰爭徐州會戰中,因誓死保衞滕縣(今山東省滕州市)而犧牲殉國,為台兒莊大捷的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