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殼的蝸牛為什麼會出現在家裏

沒有殼的蝸牛為什麼會出現在家裏

沒有殼的蝸牛又叫蛞蝓,其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下,家裏有蛞蝓多是因環境太過潮濕導致的。多發季節在春季和秋季,具體是四月到七月的時候危害較為嚴重。白天潛伏起來,夜間的時候出來活動。喜食植物,是農業上常見的害蟲。是由蝸牛轉變而來的,身體很柔軟,形狀類似去掉殼的蝸牛。

常見蛞蝓像沒有殼的蝸牛。成蟲伸直時體長30-60毫米,體寬4-6毫米;內殼長4毫米,寬2.3毫米。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外殼,體表暗黑色、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觸角2對,暗黑色,下邊一對較短,約1毫米,稱前觸角,有感覺作用;上邊一對長約4毫米,稱後觸角,端部具眼。口腔內有角質齒舌。

蛞蝓對太陽光有明顯的趨避性。日出時,蛞蝓遷移和爬行速度最快,每15分鐘內蛞蝓移行65釐米,並迅速潛入陰暗處躲藏。在暗室內,不論白天夜晚都能進行活動取食。蛞蝓常在夜間開始活動,夜間23:00至3:00為蛞蝓活動取食高峯。從12月到來年3月,蛞蝓多潛伏在田埂裂縫及土塊下濕土中越冬,天氣轉暖後又出來活動。越冬個體主要是性成熟的個體,其次是部分卵塊及小蛞蝓。

在蛞蝓盛期,在種植畦面均勻地撒施四聚乙醛顆粒(四聚乙醛含量6%)或甲萘·四聚乙醛顆粒(甲萘威含量1.5%,四聚乙醛含量4.5%)來誘食毒殺蛞蝓。在蛞蝓危害嚴重的地方,間隔十幾天後要防治一次。由於生石灰和草木灰具有吸濕及偏鹼性的特點,化學防治蛞蝓還可以撒施生石灰,通過吸潮創造一個不利幹蛞蝓生長的環境,同時鹼性的環境也不利幹蛞蝓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