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的客家圍屋形狀

贛南的客家圍屋形狀

贛南的客家圍屋形狀從平面上可分口字形和國字形成兩大類。其形制多是方圍,也有部分圓形、半圓形和不規則形的。結構形式則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砌壘的。贛南圍屋是古代集祠、家、堡於一體,具有鮮明防衞特徵的堅固民居,具有堅固的防禦功能和宗族羣居的親和性,方圍四周都是簡單的圍屋,通常都是兩三層,也有多至四層者,為懸挑外廊結構。

贛南客家圍屋,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世界上最璀璨的民居建築奇葩,是贛州市最具特色的傳統建築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徵,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勞智慧,見證了客家人從中原移民至江西贛南,修建贛南圍屋以抵禦當地土匪的歷史

圍屋是自然經濟條件下,在贛南聚族而居的客家人創造出的一種聚家、祠、堡於一體的家族建築,當地稱土樓、土圍、圍子、圍屋、圍攏屋等。圍屋是客家建築的早期形式,是閩西土樓和粵東圍攏屋的祖型。圍屋源於半坡時期的村落佈局,是漢晉時期中原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聚族而居的民居形式-塢堡在贛南客家地區的直接移植。

贛南圍屋的發生發展是經過了一個廣泛吸取、兼容幷蓄的自由創發階段,而後逐步轉向方形、四角建炮樓這個基本平面設計上來,最後循着防衞這個重點極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