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鹿被稱為什麼鹿

大角鹿被稱為什麼鹿

大角鹿被稱為愛爾蘭麋鹿。大角鹿生存於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歐亞大陸,由愛爾蘭至貝加爾湖東。是體型最大的鹿。古哺乳動物的一屬。大角鹿大約於7700年前滅絕。大角鹿的大量化石現正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愛爾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

雖然有大量的骨骼在愛爾蘭發現,但它們卻不只限於愛爾蘭,加上它其實與麋鹿不是近親,故現時很多學者都只稱呼它為大角鹿。

大角鹿類的進化,總的説來是通過一系列的進步性的分化進行的,如身體休積的增大,社會化器官的分化,頭骨的變化致使感覺器官和營養孔特性的改進和能承受一個大而重的角的適應,下頜骨腫厚度的增強和骨架的粗壯。在晚更新世腫骨鹿類中顯出身體和頭骨的縮小和角的退化。

在大角鹿類不同支系中各種特性的進化率是不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大角鹿的身材達到了最大的程度。它們的角的伸展長度可達4米,重量可達43公斤。

大角鹿鹿角巨大,有幾個有關其演化的理論。其中一個指其鹿角進行連續及強烈的性選擇,因雄鹿需要打鬥才能得到雌鹿,故不斷的增大;繼而由於過份的大以致大角鹿不能承託而滅絕。不過這個理論卻於1974年前沒有太多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