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是哺乳動物的血液組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在人們受傷時,人體自身會有一種成分讓血液自行凝固,慢慢的停止流血,然後癒合。這種成分就是血小板,但是很多疾病也會引起血小板減少,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説一下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及其減少後的危害。

血小板減少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減少患者常伴有皮膚粘膜出血,紫癜,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併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分為以下三種:

(1) 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

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於某些因素如化學物質,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2) 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放射治療和化療等。血小板減少是一種會因為出血導致死亡的惡性血液疾病,同時45%的血小板減少者有併發再障、急性白血病的風險。而90%的血小板減少患者需要忍受發熱、畏寒、噁心嘔吐、頭痛腹瀉等症狀的折磨。

如果人體的血液中沒有了血小板,或者血小板含量極低的情況下,一個小小的傷口都有可能會導致斃命,因為雖然傷口挺小的,但是沒有血小板的作用下不會自行結疤,不能夠停止流血。所以一旦發現有血小板減少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