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括約肌拉傷怎麼判斷

我們都知道,肛門括約肌是肛門內括約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起閉合肛門和協助排便作用。它平常呈收縮狀態,關閉肛門,防止直腸內的糞便、液體、氣體流出,維持直腸一定的張力。肛門括約肌位於肛門內。肛門括約肌一旦拉傷就會可能造成大便失禁,那麼肛門括約肌拉傷怎麼判斷?

肛門括約肌拉傷怎麼判斷

詳細的病史和仔細的臨牀檢查是正確診斷的基礎,但Keating等[7]對肛門失禁患者研究發現,單憑臨牀資料和常規檢查遠遠不夠,經特殊檢查後可發現有19%的患者失禁原因判斷不準確,有16%需改變治療方法。對肛門失禁的診斷常需以下多種方法配合進行。

1. 肛管直腸測壓:肛管直腸測壓是通過壓力傳感器將肛管直腸內的壓力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後分析肛管直腸功能的方法。目前國內亟待普及。檢測指標包括肛管靜息壓、縮榨壓、內括約肌長度、肛管直腸容積、直腸肛管抑制反射等。肛門括約肌失禁產婦90%出現肛管靜息壓、縮榨壓明顯降低,42%出現括約肌長度、矢狀對稱指數降低[8],部分患者出現直腸肛管抑制反射消失。

2. 盆底肌電圖與陰部神經刺激實驗:產傷性肛門失禁與肌組織病變和神經病變都有關,盆底肌電圖、陰部神經刺激實驗是肛腸動力學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盆底肌電圖對檢測盆底功能十分重要,通過檢測動作電位和肌纖維密度可鑑別神經性肛門失禁,此時動作電位成多階梯狀,肌纖維密度增加。多電極檢測可判斷括約肌損傷部位[1,4]。陰部神經刺激實驗是通過刺激骶2至骶4神經檢測潛伏間期,潛伏間期延長提示存在神經病變[1,4]。肌電活動減弱、反常肌電活動、神經節病變是許多疾病,如兒童大便失禁、盆底痙攣綜合徵等的常見表現。

3.排糞造影:排糞造影是對模擬排便行放射學檢測,可觀察盆底肌肉功能、會陰下降程度、肛直角變化等。多用於診斷直腸粘膜套疊、恥骨直腸肌肥厚等排便困難性疾病,也可用來檢查肛門括約肌損傷。用力加腹壓時能保留注入的全部鋇劑,即可確定為肛門有節制功能,不自主漏出大量鋇劑是肛門失禁的可靠指標[9]。

4.腔內B超:直腸腔內B超可檢測肛管括約肌的形態完整性,可測量肛管前、後、側壁內、外括約肌的厚度,是目前診斷括約肌損傷的重要方法。直腸腔內B超對肛管齒狀線上1.5 cm以下括約肌損傷診斷率較高[8],陰道腔內B超則可準確觀察肛管直腸前部括約肌損傷,對上部損傷敏感[1]。腔內B超也可通過觀察回聲紊亂來診斷會陰神經損傷後內、外括約肌的退行性改變。因此,腔內B超在肛門失禁的診斷、鑑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對於肛門括約肌拉傷的介紹,對於肛門括約肌拉傷怎麼判斷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在你詳細的閲讀上文以後,你就會知道怎麼判斷肛門括約肌是否拉傷。一旦發生拉傷,我們大家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給你的生活帶來不便。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