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治療與護理措施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一旦出現心力衰竭這種疾病,那麼往往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具體的傷害,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特別是一些有心臟病的患者,患上這種疾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那麼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呢?下面就是我為大家蒐集的關於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療與護理措施

1病因治療:

① 基本病因的治療:對所有有可能導致心臟功能受損的常見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等,在尚未造成心臟器質性改變前即應早期進行有效的治療。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目前已不困難;藥物、介入及手術治療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瓣膜病以及先天畸形的介入或換瓣、糾治手術等,均應在出現臨牀心衰症狀前進行。對於少數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等亦應早期干預,從病理生理層面延緩心室重塑過程。病因治療的最大障礙是發現和治療過晚,很多患者常滿足於短期治療緩解症狀,拖延時日終至發展為嚴重的心力衰竭不能耐受手術,而失去了治療的時機。

②消除誘因:常見的誘因為感染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特別是心房顫動是誘發心力衰竭的常見原因,應積極治療。潛在的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等也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原因,應注意檢查並予以糾正。

2一般治療:

①休息:控制體力活動,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臟的負荷,有利於新功能的恢復,但長期卧牀易發生靜脈血栓形成升值肺栓塞,同時也使消化功能減低,即溶萎縮,因此,應鼓勵心衰患者主動運動,根據病情不同,從牀邊小坐開始逐步增加症狀限制性有氧運動,如散步等。

②控制鈉鹽攝入: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且體內鈉瀦留,因此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利於減輕水腫症狀 。

3藥物治療:

①利尿劑的應用:利尿劑是心力衰竭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通過排鈉排水減輕心臟的容量負荷,對緩解淤血癥狀,減輕水腫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對慢性心衰患者原則上利尿劑應長期維持,水腫消失後,應以最小劑量無限期使用。但是不能將利尿劑作單一治療。

電解質紊亂是長期使用利尿劑最容易出現的副作用,特別是高血鉀或低血鉀均可導致嚴重後果,應注意監測。特別注意監測血鉀、血鈉變化。

②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除了發揮擴管作用改善心衰時的血流動力學、減輕淤血癥狀外,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衰患者代償性神經-體液的不利影響,限制心肌、小血管的重塑,以達到維護心肌的功能,推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進展,降低遠期死亡率的目的。

近年來國外已有不少大規模臨牀試驗均證明即使是重度心力衰竭應用ACE抑制劑可以明顯改善遠期預後,降低死亡率。提早對心力衰竭進行治療,從心功能尚處於代償期而無明顯症狀時,即開始給予ACE抑制劑的干預治療是心力衰竭治療方面的重要進展。

對重症心衰在其他治療配合下從極小量開始逐漸加量,至慢性期長期維持終生用藥。

ACE抑制劑的副作用有低血壓、腎功能一過性惡化、高血鉀及乾咳。

2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當心衰患者因ACE抑制劑引起的乾咳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用藥的注意事項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同。

3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ARBs的應用:螺內酯等抗醛固酮製劑作為保鉀利尿藥,在心衰治療中的應用已有較長的歷史。近年來的大樣本臨牀研究證明小劑量的螺內酯阻斷醛固酮效應,對抑制心血管的重構、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遠期預後有很好的作用。對中重度心衰患者可加用小劑量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但必須注意血鉀的監測。對近期有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或高鉀血癥以及正在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心力衰竭常常使用上述的治療方法,其實治療疾病不但要靠一些醫療技術,患者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的心態如果是比較消極的話,那麼對醫治疾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大家一定要保持樂觀的狀態,患上疾病之後千萬不要過度消極,要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