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300年前竟就被用來治病

咱們都知道,多數中藥都是植物,動物性的中藥數量較少。今天介紹一種動物性中藥,它就是有“北方人蔘,南方海馬”之稱的名貴中藥——海馬。

這種動物300年前竟就被用來治病

海馬作為藥用,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最早出現在唐代《本草拾遺》一書中。其性温,味甘,入肝、腎經。有補腎壯陽,活血理傷之功效。而在現代醫療中,以海馬為主的很多精品國藥亦受到患者的認可。可見,隨着科研技術的創新,這些昂貴而稀少的道地藥材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遠。

中藥課堂

海馬,屬魚綱,海龍科。又名龍落子,古稱為水馬,屬魚綱海龍科動物,近陸淺海小型魚類,因其頭部酷似馬頭而得名,其外形特徵為“馬頭蛇尾瓦楞身”,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中藥。

海馬分克氏海馬、剌海馬、大海馬、三斑海馬、小海馬等五種,都生長在氣候温暖的淺海靠近海岸處。在我國廣東、福建沿海分佈的就是其中的剌海馬。海馬以乾燥品入藥。由於目前海馬人工養殖還比較困難,而野生海馬因大量捕撈數量越來越少,身價也越來越高,是一種價格不菲的名貴中藥。

用藥典故

海馬一藥,其早源自葛洪《抱朴子》,到清代陳士鐸《本草新編》謂“海馬一藥,入腎經命門,專善興陽,功不亞於海狗(指海狗腎,即腽肭臍)”,可見其補腎藥性之強。相傳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每日必飲海馬酒,用以延緩衰老,保持青春活力。

你吃的這味丸藥,300年前就有人用它來補腎調氣

海馬性味温,歸經肝、腎,除助陽之外,亦可益精填髓,補氣養血和“調氣活血”,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所記:“海馬調氣和血”確係此義。由此,海馬一藥,實可補腎中陰陽,養人之氣血,亦可“調理氣血”,非但“補而不滯”,又可治“久虛氣血瘀滯”,曩於男子陽痿一症,中醫多以“補腎”為唯一治法。

國藥傳承

海馬補腎丸源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樂家老鋪《同仁堂藥目》。

海馬補腎丸傳承甄選極品海馬、豹骨、鮮雀肉、人蔘、鹿茸、鹿筋等36味海陸空貴稀藥材,以301道傳統而獨特的炮製技藝工序,是補益門類藥品中唯一治療滋腎陰、助腎陽、補腎氣、養腎血、益腎精之“五虛俱補”臻品。

你吃的這味丸藥,300年前就有人用它來補腎調氣國醫解説

對於腎虛的治療,傳統中醫按“虛則補之”的原則進行治療。到了清代,隨着醫學發展,醫家逐步認識到陰、陽、氣、血、精之間的互根互用、互生互化等關係,經過不斷實踐,治療腎虛採用全面(陰、陽、氣、血、精)補腎法要比單純的滋陰、助陽等效果為佳。

國醫大師、腎病學大師、六代御醫傳人張大寧教授表示,《素問·六節脈象論》上説:“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意思是説,腎臟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是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質,與生俱來。而後天之精是指通過攝入食物生成的水谷之精。這先天、後天之精均藏於腎中。海馬一藥,本就有補腎中陰陽之效,不僅養人之氣血,亦可“調理氣血”。海馬補腎丸,歷經300餘年傳承,為祖國醫藥學寶庫中的精品。海馬補腎丸一方,以海馬領軍,36味藥配伍嚴謹、組方精良,實適於人體以腎虛為本的虛弱多症,既可滋腎、又可助陽,既可補氣、又可養血,凡人體虛弱諸症、面色萎黃或面白無光、體倦乏力、耳鳴目眩、腰膝痠軟、自汗盜汗、失眠健忘、手足肢冷、男女性慾低下、陽痿遺精、易感冒、未老先衰者皆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