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莧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鐵莧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鐵莧能正確科學的發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着自己獨有的營養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鐵莧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別名】人莧、海蚌含珠、撮鬥撮金珠(《植物名實圖考》),六合草、半邊珠(《草木便方》),野黃麻(《天寶本草》),王碗捧真珠、糞鬥草(《福建民間草藥》),血見愁(《安徽藥材》),鳳眼草(《藥材資料彙編》),肉草、噴水草(《廣西中獸醫藥植》),小耳朵草、大青草(《江蘇植藥志》),貓眼草、蜆草(《南寧市藥物志》),葉裏藏珠、痢疾草(《江西民間草藥》),野麻草(《閩南民間草藥》),蚌殼草、鐵燈碗、筒筒草(《四川中藥志》),七盞燈(《重慶草藥》),血布袋、布袋口(《中國藥植圖鑑》),皮撮珍珠、珍珠草、瓢裏珍珠、田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 莧菜 全草 。5~7月間採收,除去泥土,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50釐米。葉互生,卵狀菱形至橢圓形,長2.5~8釐米,寬1.5~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鈍齒,兩面有毛或近於無毛。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序極短,長2~10毫米,生於極小的苞片內;雌花序生於葉狀苞片內;苞片開展時腎形,長1~2釐米,合時如蚌,邊緣有鈍鋸齒,基部心形;花萼4裂;無花瓣;雄蕊8;子房3室。蒴果小,三角狀半圓形,被粗毛;種子卵形,長約2毫米,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生於曠野、路邊較濕潤的地方。分佈黃河流域中下游及長江以南各地。主產江蘇。廣東、廣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產。

【性狀】乾燥的帶根全草,根自根莖處作須狀分出,莖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長約30釐米,密被白色毛。質堅易折斷,斷面裂片狀,黃白色,中心有疏鬆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莖上部殘留葉片,多破碎皺縮。氣微芳香,味淡。

【化學成份】可能含有生物鹼、甙類、還原性糖類或其他還原性物質、鞣質、澱粉、油脂或蠟等。

【藥理作用】鐵莧水煎液在體外對幾種常見的痢疾桿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效果好(試管內2倍稀釋法),在稀釋度為1:256時,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殺菌作用。對舒氏和弗氏痢疾桿菌作用次之,對宋內氏痢疾桿菌效果最差。以鐵莧製成的片劑,在體外亦有同樣抗痢疾桿菌之效。50%鐵莧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舒氏痢疾桿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瓊脂平板法);其根,莖、葉中皆含抗菌成分,但對不同細菌,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抗菌效力似有差異;鐵莧醇提物亦有同樣抗菌作用。

【性味】苦澀,平。

【歸經】《泉州本草》:"入心,肺,大、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殺蟲,止血。治痢疾,腹瀉,咳嗽吐血,便血,子宮出血,疳積,腹脹,皮炎,濕疹,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注意】《泉州本草》:"孕婦忌用,老弱氣虛者少用。"

【附方】①治痢疾墜脹:鐵莧、辰砂草、過路黃。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臨牀應用】①治療菌痢、腸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以上就是對中藥鐵莧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鐵莧對人體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根據個人的體質情況對症用藥,避免胡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