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樣“婆媳關係”最難改善?

"婆媳關係"並非洪水猛獸,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沒有對錯,也無須追究對與錯---假如婆婆能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看,不要有"人家的姑娘"的分別心,以對待自己的兒女的心態和她相處;假如兒媳把婆婆視作自己的母親那樣照顧,儘可能的去體諒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當和婆婆有矛盾時,千萬別犯和婆婆"爭老公"的"低級錯誤......

啥樣“婆媳關係”最難改善?

婆媳過招一 "嬌氣"與"絮叨"各有各的理?

張小姐,25歲,事業單位科員,新婚不久。她告訴記者,"我一聽到電話鈴或門鈴聲,就毛骨悚然,這都是婆婆的過分關心給我做下的"病根".我們新婚之夜,婆婆就送了份意外的禮物。晚上9時,電話鈴聲格外刺耳,是婆婆囑咐我們關好水電煤氣,不要睡得太晚。更讓人不可理喻的是,從此婆婆幾乎天天兩遍電話,早上提醒穿什麼,晚上囑咐蓋被子。"汪女士説:"我結婚兩年了,婆婆幾乎天天來幫我們打掃衞生,我覺得自己雖然從身體上被解放了,但是精神上卻上了一把沉重的鎖頭!"至於兒媳婦不要孩子等做法,更會激活婆婆的話匣子,在婆婆的眼裏這就是不負責任!

面對兒媳婦的埋怨,婆婆也傾訴了苦衷。"我是想不管,但是他們也不讓人放心呀!滿地是髒衣服,襪子不穿到沒有都不洗,用過的碗放到長毛都不刷一下……好端端的家造得跟豬窩一樣!"當婆婆兩年的張阿姨説:"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兒媳婦每天早上刷牙後牙缸都不刷淨,常常留有牙膏等污漬,我説過她,可是她既不生氣也不上火,就是惡習不改!最後沒辦法,我只有天天給她刷牙缸。除此之外,我這個兒媳婦到現在為止從未下過廚房,連方便麪都不會煮!都説不用我們老人管,可是不管行嗎?

李阿姨,56歲,當婆婆4年。她説,"不是做婆婆的愛講究兒媳,這些年輕人也過於嬌氣。不僅不會做家務,就連上下班都必須我兒子接送。有時我兒子晚上加班回來晚,我家老頭就到樓下接兒媳婦。我們家兒媳婦已經進門4年了,不管晚上幾點下班,回家一定要有人接,否則堅決不上樓,一説她就回答兩個字害怕!説實在的,誰願意幹涉他們的生活?但是你説,一個連樓都不敢自己上的嬌小姐,生活自理能力顯而易見。不僅僅是這些,她花起錢來嚇死人,買件破絨衣,居然花了800多元。

專家點評:各退一步緩解婆媳緊張

小兩口都是獨生子女,生活能力差,不會幹家務活。突然面對一個家庭,多數可能連上街買菜都不會,因此勢必會導致婆婆的過多參與,由此也會產生許多摩擦,而矛盾的焦點幾乎全部集中到婆媳之間。從家中刁蠻任性的獨生女到為人妻,她們通常表現出不會過日子,生活中存在浪費、奢侈等習慣,而婆婆此時卻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堆積久了,婆婆自然會產生怨言。因此,雙方只有各退一步,方能化干戈為玉帛。

婆媳過招二 "媽媽"與"奶奶""太子"誰來管?

不要孩子婆媳相處難,可有了孩子婆媳關係更緊張。第三代子女的出生,往往成為婆媳關係惡化的分水嶺。為了照顧孩子,很多本來單過的小兩口會與公婆同居,而同居以後三代同堂的隱患也隨之而來。獨生子女夫婦自身獨立意識很強而且崇尚個性化,婆婆們一般難以接受孫輩人所接受的獨立鍛鍊和教育,導致孫輩"教育權"的爭端。趙女士,30歲,科員,結婚4年。她説:"我剛有孩子時,什麼都不懂,連抱寶寶都不懂得用什麼姿勢抱,不知道女兒究竟為什麼哭個不停。我覺得天要塌下來了……正因為如此,女兒的窩就從我們自己家轉移到了奶奶家。一晃快三年了,我要是批評女兒一句,婆婆的臉上立即晴轉多雲.索性我也不管了,順其自然發展吧,反正現在孩子還小。不過,聽我們也是獨生子女的同事説,她們的孩子在家更受寵,婆婆不讓給孩子安排太多的學習任務,整天就知道哄着孩子打撲克。看到同事家的現狀,我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明天,我真擔心以後孩子長大了怎麼辦?

面對兒媳的疑惑,李阿姨反駁到:"我的小孫子出生後,兒媳婦簡直被手無寸鐵的她殺得手足無措。無奈,我乾脆接過孫子的管理權,剛滿月,兒媳婦就給孫子斷了奶,孩子徹底入住我家。可是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她又想拿回管理權,每天給不到4歲的孫子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這麼小的孩子又學英語又學口才,晚上還要學習游泳。最慘的時候,我一週都見不到孫子一面。都以為老了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反而見不到孫子了,以前的付出也都沒得到任何回報,這種劇烈的反差,讓我心裏空蕩蕩的!

專家點評:提倡獨生子女結合自身教育子女

在第三代的子女教育問題上,婆婆和兒媳的矛盾更是猶如針尖對麥芒。第一代獨生子女大部分接受了相當程度的教育,有較強的自省能力,他們普遍感受到,上一代人對他們的教育過於寵愛,過分重視智商教育而忽視了情商教育,忽視了自主自立能力的培養。因此,他們可能會結合針對自己的成長經歷,不僅注重撫養,更重視智商與情商的平衡發展,注重價值觀、態度和社會規範的傳遞與教導。

"婆媳關係"並非洪水猛獸,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沒有對錯,也無須追究對與錯---假如婆婆能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看,不要有"人家的姑娘"的分別心,以對待自己的兒女的心態和她相處;假如兒媳把婆婆視作自己的母親那樣照顧,儘可能的去體諒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當和婆婆有矛盾時,千萬別犯和婆婆"爭老公"的"低級錯誤";假如兒子能學會"和稀泥",化解"婆媳關係"天然的敏感因素……

婆媳關係八成不和

據新華社近日報道,天津市一項對千户的最新調查顯示:有78%的已婚獨生子女小家庭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調查統計顯示,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教育子女、兩代人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差異,成為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婆媳關係難處的三大主因。來自哈爾濱市婦聯的消息説,雖然哈爾濱未做類似調查,但顯然存在類似情況。

"婆媳親,全家和。"婆媳關係可以説是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傳統難題。隨着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步入結婚組建小家庭高峯期,儘管目前婆媳受教育程度和素質均比以前高,婆媳同住的比例比以前低,但是依然有相當部分的已婚獨生子女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在如今經濟依存度低和婆媳相互尊重的條件下,為何還會造成近八成的"婆媳不和"呢?針對這一問題,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哈市各級婦聯、社區等部門,與"獨生子"的媳婦和母親零距離接觸,傾聽她們的苦衷與無奈,進一步瞭解"嬌公主"與"皇太后"的心理爭奪戰。與此同時,記者採訪了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研究員張一兵,為緩解婆媳關係量體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