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認識偏差導致“代溝”

“週末,讀大學的gg(哥哥)回來,給我帶了很多好東西,都系‘偶’(我)非常‘稀飯’(喜歡)的。就‘醬紫’(這樣子)。”

心理認識偏差導致“代溝”

這段咋一看不知所云的文字,出自天津某中學生的作文。面對其熟練使用的網絡語言,很多老師慨歎:學生寫作文都要看不懂了,這代溝真是越拉越大。

代溝,顧名思義,就是血脈相連的代際之間橫亙着巨大的差距。可到了新世紀,代溝不僅存在於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而且在年齡相隔10年、8年的人們之間,甚至在大學的高年級與低年級之間,都會有令人驚歎的明顯差異。

人們常常説,代溝是時間的痕跡,是變革的腳步。如此看來,出現代溝是自然的,沒有代溝反倒是不自然的。變化本身並沒有超出人們的想象,所以,代溝現象也容易被人理解。

也許我們習慣於用社會價值觀、生活方式的變化會引起代際差異來解釋代溝的存在,但是當我們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觀察代溝,我們會發現代溝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人們選擇信息角度的不同,決定了有人着眼於變化和差異,有人着眼於不變和相似。

吃的、穿的、唱的、玩的、乾的、喜歡的、厭惡的、嚮往的、迴避的……統統都不一樣了,這就是代溝嗎?這還不是。還要看你對這些“不一樣”是如何知覺的。換言之,人們不能接受上代或下代與自己這一代人的差異,往往與知覺的選擇性有關。

知覺的選擇性是人們在感受和認識事物的時候,選擇哪些信息進行頭腦中的加工。

世界上的信息多種多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會選擇不同的信息作為印象形成、判斷和推理的資源。就像樂觀主義者往往看到的是瓶子裏還有半瓶水,而悲觀主義者往往看到的是瓶子少了半瓶水一樣,有人更着眼於那些變化或差異,有人則更着眼於變化中的不變和相似。

例如,青少年喜愛的歌曲,上了年紀的人不愛聽,也不會唱。歌曲是變了,從內容到音調節拍都變了。然而,無論哪一代,都曾經那樣熱衷於自己同輩人共同喜愛的歌曲(或戲曲)。那些反映時代生活的,在同輩人中間熟悉的、形成共鳴的歌曲,成為時代的記憶和自己的生命軌跡,這一點,老中青沒有什麼不同。再比如,時裝流行年年不同,褲腿從窄變到寬,從寬變到窄;衣襬從鬆變到緊,從緊變到鬆;鞋跟從低變到高,從高變到低;衣飾從繁變到簡,從簡變到繁……

無論哪個年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時尚或時髦,都有人引領潮流,都有人擔心自己與眾不同,擔心自己落伍。追趕時代潮流的人,並非特立獨行者,恰恰是他趕他那一代人的時髦,如同你趕你這一代人的時髦。

選擇看到變化的,會強烈地感到時代不同了;選擇看到不變的,不會以年齡或時代來劃分類別,他們更容易與不同年齡的人成為“忘年交”。

我們把行為和觀念差異歸因於年齡和時代,形成代際刻板印象,懶惰地理解認識他人

代溝的出現,還與社會類別化後相應形成的心理效應有關。當老李的太太生下小李,老李和太太於是就有了“天下父母心”。當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城市青年走在一起,很容易共享作為獨生子女的人生體驗,外人看他們像小皇帝,他們看自己像小奴隸。祖父年輕時常去郵局寄信,父親更願意打電話,兒子現在離不開手機。

這些代際身份、人生經歷都會自然而然讓人們認為自己這一代是一個類別,上一代或下一代是另外的類別,用“我們”指稱自己一代,用“他們”指稱上一代或下一代。用社會心理學的術語説,就是類別特徵激活了類別意識。

一個人一旦有了“我們感”這種對於“代”的歸屬感,隨之而來的往往還會形成一種自己是我們羣體(內羣體)的典型性代表的效應。簡單説,就是認為自己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代表。

對他(她)而言,上一代人看起來差不太多,都是那樣刻板、老舊、固執和不開化;下一代人看起來也都差不多,都是那樣缺乏責任感和上進心,辦事毛躁,追趕時髦;中年一代看起來更是差不多,被上一代人看成是能力不夠,被下一代人看成是想不開。

代際的歸屬就會形成一種社會類別化後的代際對峙。時間帶給我們的連續在這裏就出現了斷裂。人們忘記我們來自上一代,享受了上一代積累的一切;忘記我們影響着下一代,是我們塑造教育了後代,並將把一切傳給他們。在社會類別之後,我們得到了歸屬感和自尊,卻也讓我們變成一個給上一代和下一代貼標籤,把行為差異和觀念差異歸因於年齡和時代,並形成代際刻板印象的人。這樣懶惰地理解和認識他人,心理學家把我們稱為“認知的吝嗇鬼”。

人們個體之間的差異要大於代際差異,溝通會讓代際之間斷裂的心理聯繫接續起來

社會變遷的快速,使社會的傳承出現了心理上的斷裂。分處在代溝兩側的人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等都出現了變化。社會類別化又帶來一些形成對峙的心理效應,這就增加了形成偏見和歧視的可能性。

代溝兩側的人輕則互不理解,重則抱有敵意。然而,如果我們真實地接觸自己這一代人、上一代人以及下一代人,我們的感受自然會從類別化的心理效應中走出:將一位老人或一位少年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來看,或者將自己所在的一代人分成不同的小類別來看,就會發現人類的差異如此巨大,每一代人裏面都有思想僵化的人,都有思想開放的人,都有缺乏責任感的人,都有承擔社會重任的人。也就是説,人際差異大於代際差異。或者,當我們超越幾十年的時間段,以一種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代際的差異就變得小小不言了。

因此,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了減少代際偏見的接觸理論,認為接觸與溝通可以讓人們通過新的類別化過程,或去類別化過程中解構原有類別意識,跨越代溝,填平代溝。因為,代溝並不是一種物理存在,而是一種心理存在,接觸,可以讓代與代之間曾經斷裂的心理聯繫接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