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別再謀殺自己了

據悉,就在幾天前,一對中國傳媒大學的情侶跳樓自殺了。幾乎是同期,一名北京理工大學大四的學生也自殺了。再往前,幾乎每個月都有從各地傳來的大學生自殺新聞。有的因為成績不佳,有的因為失戀,有的因為找不到工作,還有的因為對現實失望……而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他們把自己殺死了.

大學生,別再謀殺自己了

網上有人呼籲要改革教育體制,並針對高校管理和教育內容進行調整。還有人説高校的心理諮詢師太少,還有人説現在學生的心理素質太差,還有人説現實對大學生的壓力太大……總之,都在圍着棺材總結死因——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痛心疾首,怕這些少男少女的精英們哪天因為什麼事想不開再自尋短見。

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些孩子都怎麼了?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不信你草草從網上搜一下,他們就跟下餃子似的,真有點兒前仆後繼的意思。是誰得罪他們了,是什麼壓力足以讓他們非選擇這條黃泉路不可呢?

在此,我不想只就事論事地分析他們自殺的原因,一來太殘酷,二來,我想通過一些諮詢案例來提醒大家,看看地震發生前有什麼徵兆,而儘量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父母不和導致孩子失去安全

一次,我為一個即將考入大學的高三學生做心理減壓,他坦言沒有學習動力,雖然他的成績足以把他送進一流院校。我問他為什麼,他説他感覺上大學沒什麼意思,好象都在應付,就算考上了,畢業後也沒什麼出路……看得出,他不僅厭學,而且有點兒厭世。於是我把他的父母請來交流,希望從家庭關係上找到答案。

談了近半小時,我想我已經知道原因了。這對父母明顯表現出對孩子現狀的焦慮,他們那種焦慮中帶着無奈與渴望,看得出,他們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振奮起來,打起精神好好讀書。他們説,他們不想只得到孩子的文憑而失去孩子的歡樂。可我也發現,這對父母在表達時明顯地貌合神離,在交談時,他們並不默契,各説各的,彼此好象就跟客人似地沒有交叉。如果他們有交流,就會有意見不統一或一言堂現象,可是,他們就像是在開會,父親表達完,母親再説,母親説完後,父親補充。

我反問他們,“你們的夫妻關係如何?”

二人聽到這句話,同時低下了頭。可一旁的兒子卻把頭扭向一邊,翻着白眼兒,看得出,他的情緒出被這句問話調動了起來。

據瞭解,父母都曾經是高才生,父親在公司是部門主任,母親在單位是處級幹部,忙,是他們共同的特質。也因為忙而顧不上家庭,彼此推諉責任,也各不相讓,當然,他們也顧不上孩子。當初,孩子用成績好來取悦父母,本以為“我像你們一樣就可以得到關注”,可誰想到,優秀的成績並沒有讓父母開心,反而對他更加放心,一放心,就更不顧家了。所以,“上了大學可能就會導致家庭破裂”成為孩子的預測,是呀,在他眼皮底下,父母尚且行同陌路,那麼一旦他上大學住宿,和畢業後去工作,父母就更能騰出工夫來“折騰”了。所以,孩子對家不放心,就寧肯放棄學業來看着他們,其目的是維護家庭完整。

心理學上有一個定論:在尚未獨立前,孩子的家庭觀念遠遠超過一切。因為他還需要家庭供給生活來源,一旦家庭破裂,對他來説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還有什麼事比喪失安全感更可怕呢?這就好比出門作戰的士兵,如果大本營的糧草被劫、被燒,還有誰會戀戰呢?

我告訴他們,為了孩子,你們必須儘快成熟,彼此真正溝通,為孩子諮詢,其實是要解決你們的夫妻關係問題,因為這才是癥結所在。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表表現出來的問題,一般都是家長的問題,而如果只在孩子的表面問題上作文章,即使他真的步入大學,那麼他那顆不安的心,也有可能讓他內耗生命。

據瞭解,有些自殺的大學生同樣在高中時表現為上述孩子的心態,並具有同他一樣的家庭經驗,這不能不為一些忽視家庭的父母敲起警鐘。

二、期望值過高讓孩子感覺走投無路

一個大二的男生來諮詢,説在大學沒意思,成天只想一個人呆着,同學找他出去,他也不願見人,甚至連談個戀愛的想法都沒有。從他的父母那裏得知,這個孩子經常一個人在河邊溜達,還盡寫一些沮喪、憤世的詩歌,看得出,他消極悲觀,並具有一種程度的心理問題。

我問這個男生,“過去上中學時,父母是怎樣要求你的?”

“還不是跟別人一樣,總説什麼上了大學就進了保險箱,沒有大學文憑就會被社會瞧不起,還説什麼我們家祖墳上都會冒青煙,死去的爺爺也能閉上眼睛了。總之,我在為他們完成任務,現在好了,任務完成了,他們該放過我了吧?”

“你認為你是在為他們上大學嗎?”我問。

“差不多吧,反正志願也不是我自己選的,從小到大,我都聽他們的,我覺得我從來沒自己作過主,不知不覺就被他們推進大學校門了,但進來後我才發現,這裏並不像他們説的那麼風光,我的許多同學也是這樣,我們都感覺沒什麼意思。”

我問他:“你説,如果把人的出生作為起點,那麼終點是哪裏?”

他很聰明,快速回答:“是墳墓。”

“對!”我説,“那麼你的終點是哪裏?”

他想了想,“我覺得也應該是墳墓呀,任何人都應該一樣的。”

我轉向他的父母,“如果你們總在他耳邊唸叨什麼‘上大學就進了保險箱,就成功了,就完成任務了,就給祖宗爭光了’之類的話,就等於暗示他‘上了大學就到頭了’,而他剛才説了,到頭是墳墓,你們説,他的面前還有什麼前途可言,他當然走投無路了。”

父母面面相覷,父親不服氣地説:“哦,我們説什麼就是什麼呀,那不是想讓他爭口氣嗎?再説,他這麼大了,一點兒自主性都沒有嗎?”

“對於一個孩子來説,如果從小就總聽到父母這種暗示,他怎麼可能有自主性呢?如果他自主性強,就不是你們的孩子了,他必須依靠你們生存,所以,‘只有聽父母的話才能生存’成為他的生存觀念,他聽了,就這麼做了,可你們少説了一句話呀!”

“少説了哪句話?”母親焦急地問。

“你們應該跟他説,人的一生是從出生走向墳墓,而無論是國小、中學、大學和工作,都只不過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站地,到了站要加水,要加油,還要停留一下,可那絕對不是終點,你還得接着前行,一路上,不僅要注意安全,把握方向,還不要忘記欣賞路邊風光,看看那些花草樹木和高山流水,這些景色都是你的,用樂觀的心態去欣賞這美麗的世界。這才是你的人生!”

男孩子頻頻點頭,“我就是感覺生活無望,沒有目標,覺得以後再沒有路可走了,所以特別迷茫。但聽您這麼一説,我忽然感覺前面的路還很長。”他看着父母,“我知道你們希望我光宗耀祖,也希望我成才自強,可是,你們對我的期望值太高了,讓我感覺揹負着祖宗三代的榮辱,這個壓力讓我透不過氣來。其實我只是需要一顆平常心,覺得考上大學也沒什麼了不起,後面還有更長遠的道路,即使會摔倒,會流淚,那也會讓我有一個盼頭,有一份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一種好奇心和求知慾。”

父母點點頭,看得出,他們放心了。

三、完美主義讓孩子恐懼失敗

據瞭解,有些自殺的孩子是因為考試成績不佳,或怕自己拿不到畢業證,或因自己哪方面表現不良被人笑話……總之,他們怕犯錯,怕讓所有人失望,於是他們一旦感覺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如人意,就會絕望。

也就是説,他們為別人活着。他們的價值觀,完全掌握在環境手中,他們對自己沒有認知,心理學有對這種現象有一個説法,叫“喪失自我”。試想,一個把自己丟了的人,怎麼還會真實地存在呢?生命就像一台電腦,如果總給自己輸入一個“沒有自我”的程序,那麼早晚有一天,他會真的消失。

有一個大學聯考生來諮詢,她説在答卷時總愛走神兒,而且無法自控。特別是在答數學卷子的時候,頭腦中會一片空白,紙上的那些字好象全不認識了。她急得會出汗,有一次還在考場上哭了出來。因此她的數學成績總不及格,可她説在國小她還曾經是數學科代表。

我請她回憶一下成長過程中受過的刺激。她想了想,説上七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她的數學成績考砸了,老師讓他們回去請家長簽字,可她不敢給媽媽看,就自己模仿媽媽的筆跡簽了字,可老師還是看出來了,當着全班的面揭穿了這件事,並當着那麼多同學羞辱她,當時好多同學都笑出聲來,下了課也不再理她,有人還冷嘲熱諷地説她不是老實人。

我問她為什麼不給媽媽看,她説怕媽媽生氣,因為她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媽媽也總為此感到驕傲,還盡拿她和親戚家和同事家的同齡孩子比。

“如果你成績好,媽媽是不是特別得意?”我問。

她點頭,“可我就怕她總拿我跟別人比,特別是數學,我媽的虛榮心特別強,她在幾個兄弟姐妹中最要強,也最有出息,在單位她也是領導的紅人,她的信條就是‘決不能讓別人説出話來’,所以對我的要求也特別嚴,有時候甚至讓我喘不過氣來。”

“所以你就不給媽媽看卷子,怕她的美夢破碎了?”

她點點頭,“是呀,如果她看到那個成績,非把我撕了不可,我了怕她傷心,所以才自己……”她低下頭。

我把她媽媽請過來,媽媽剛一坐下,就劈頭蓋臉地數落女兒,並表現出焦躁和疲憊。但即使這樣,她仍然表達得體,上身直立,説話時,也只是嘴巴在動,臉始終面對着我,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站起身時,手也下意識地拉一拉衣服的後襟……這一切完美的體現,與身邊懶散的女兒形成顯明對照。

我問她是不是比較好強。她看了看女兒,點點頭,“我覺得女人就不應該懦弱,如果女人不能自立就不會被人瞧得起,可就是這個女兒讓我操心,唉,無論我怎麼説她就是不往心裏去,還盡給我抹黑,數學考成這個樣子,多丟人吶!”

談話間,得知這位母親在小的時候家境貧窮,作為長女,她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並且擔負着為家族翻身的使命。所以,兄弟姐妹中只有她一個考上大學,而且被分配到北京工作,進了一家國營機關,現在作了主任——這一切,都讓她堅信,女人只有自立、自強,不輸給男人,才能安全地活下來,才能被人瞧得起。

她説,過去他們家很窮,上國小時,同學就笑話她穿不起新衣服,鄰居也看不起他們家裏人,所以在成長經歷中他們遭到過許多白眼兒,因此她立志,非要翻身給他們看看不可——這就是她完美主義的緣起,也是“決不能讓別人説出話來”的原因。他把這種經驗傳遞給女兒,可女兒沒有她當年的家境,感覺不到那種因自卑而反彈的翻身願望,但女兒感受到,如果讓媽媽感覺到任何的不完美,自己就會倒黴,所以,為了能讓自己安全些,她只能出此下策。

我説:“正是因為怕給完美的媽媽臉上抹黑,她才不敢誠實,也因此遭到數學老師的羞辱,母親和老師的合作,導致她今天一看到數學卷子就頭疼,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它的根源,在於母親的完美主義。”

母親聽到這裏,深深歎了口氣,“沒想到,是我害了孩子,可我沒感覺給她太多壓力呀,他怎麼會……?”

我説:“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不愛她,如果失去父母的關愛,那對於孩子來説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可你的女兒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如果我考得好,母親就愛我,如果我考得不好,母親就不愛我’,因此,你給女兒的愛是有條件的,換句話説,孩子用成績換取母親的愛,所以她就特別在乎成績,就怕輸,一旦輸,就得不到愛,那孩子能不懵嗎,這個壓力也太大了吧?”

“那我該怎麼辦,還有補救的餘地嗎?”母親焦急地問。

“全面接受自己和孩子,無論輸贏、對錯,都一如繼往地愛她,接受她,決不要因為環境的改變而使你們的愛有所變化,比如分數,它不該與愛畫上等號,最多也只是個要求。如果你給到女兒無條件的愛,那麼她就會成為一個完全接受自己的人,將來如果遇到什麼挫折,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一看到考卷就懵,女兒向母親學作女人,會用母親對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

在自殺的新聞中,很多都是因為考生成績不佳,其實,他們有些人雖然不在父母身邊,不必再感受父母的完美主義,可那個暗示還在,這就像一個條件反射:如果愛與成績緊密結合,那麼一旦成績掉下來,愛也就沒了。沒有了愛的人,還有什麼生存的意義呢?

四、理想與現實的脱節讓孩子感到“破產”

有一個大學生在自殺之前在網頁上留言,具體內容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青春夢幻的破滅,以及對現實環境的絕望。是的,連失望都沒有了,只是絕望。絕望導致絕情,因此他們有些人在當初失望的時候,會用種種方式轉移自己的這種失落感,比如想通過談戀愛找回生活的樂趣,通過交朋友逃避對人際關係的恐懼,通過網戀、酗酒、泡吧、同居等方式轉移他們的焦慮。但同時,他們也把自己的注意力真的轉移到了這些寄託品上,這就好比一個人在痛苦時去喝酒,因為酒精的麻醉作用會使自己暫時地忘掉痛苦,可如果酒也沒了,他就再也找不到排遣的出口。

曾經有一個吸毒成癮的少年,他説自己吸毒是從國中開始的,那時候他的父母總打架,還鬧着要離婚,為了讓父母不分開,他有時存心犯個錯誤,以便把父母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用“一起打他”使父母不再彼此對抗。這就像日本鬼子一來,國共就合作的道理一樣。可這一招並沒奏效,父母打完他後還要相互爭吵,最後他只得採取逃避的方式。當初他只是躲在廁所裏,可屋外的打罵聲仍然不絕於耳,甚至砸在地上的花瓶也會濺到他的臉上,把他劃傷。最後他只有真正逃出家門,可父母的打罵聲仍然會時時襲來,讓他感覺一陣陣不安與極端的痛苦。為了能忘掉這些,它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只要能讓我暫時忘掉一切,甚至自己的存在,我就什麼都不在乎”。

於是,他不擇手段地尋找能讓自己排遣痛苦的東西,終於,他找到了毒品。那東西的確有足夠的能力讓他忘掉世界的存在,能讓他隔絕對家庭戰爭的恐懼與痛苦。

其實,大學生的許多排遣方式與這個少年同出一轍,他們也是為了逃避環境而採取種種極端的、與他們那個年齡並不相符的手段。可有些大學生並不是因為父母爭吵,他們的父母也有可能關係很好,那他們又是為什麼呢?

有一個大三的男生,為了考上名牌大學,全家節衣縮食,都和他一起努力,而他的理想就是為了家庭爭光,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當老闆,或被人器重,或考上研究生,或出國深造……反正他的大學生涯一定要和自己的理想掛鈎。

可是,當他上了大學,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多年所學與理想無關,他發現社會並不如他所願地看重這個專業,殘酷的失業率讓他沮喪,而且多年所學的理論與社會應用根本就是兩碼事,特別是社會上那令人頭疼的人際關係使他尤為恐慌,世態炎涼讓他找不到家庭的温暖,人情冷漠讓他得不到環境的認可。他的理想被殘酷的現實一點點剝離,自己及全家十幾年的艱苦奮鬥將全部化為泡影。

於是,他感覺自己“破產”了,就像一個將多年心血全部投入股市的人,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全部家當在傾刻間全部蒸發一樣,是的,他賭輸了,將家人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賠了個精光。

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人會具備東山再起的心理素質呢?恐怕父母只教會了他們如何光宗耀祖,卻很少有父母教他們如何承受失敗,就更不會教他們如何自己爬起來了。這從一個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當一個兒童學走路時摔倒,是不是有一羣大人會蜂擁而至?不是拍就是抱,不是哄就是叫?總之,孩子摔倒可是件天大的事,他/她怎麼可以受傷呢?那我多心疼!是呀,心疼比什麼都重要,甚至超過了孩子自己站起來的權利,從那時起,這個孩子就摔不起了,相信如果他將來成為一個足球隊員,一旦被別人剷倒,自己是很難再站起來的。

如今,足球場換成了學校和社會,當那些大人不在身邊的時候,那個“自己無權、無法站起”的經驗,是不是仍然在作用着他?可這次他真的摔倒了——現實把理想“剷倒”了,於是,活在理想中的他再也站不起來。這就是他在網上的遺言,從中,我看到的,是一個無法接受負面的生命,和一個無法面對摔倒的自己。

我們常説,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如意,應該去學着接納和承受它們。可是真正落實到現實,又有幾個人會面對呢?有多少人扛不住緋聞,抵不住譭譽,在這些陰影面前交槍認輸?那麼這些大學生們,當他們過早地接觸到生活中的不如意,這些負面信息能不打垮他們嗎?

他們不知道,樹木越高,影子越長,成就越大,負面就越多。凡事陰陽參半,正負守衡。這本來是物理學中的淺顯道理,一個電池就可以證明這一切,就連老子也説過“福禍相依”,可到了現實中,他們怎麼就忘了呢?

莊子曾經寫過一則寓言:一個人為了甩掉自己的影子而拼命地跑,最後終於累死在路上。有些大學生不就是這樣嗎?那麼一個怕見到影子的人,就只能消失了,因為存在本身,就肯定會有影子。

五、今天的一切只不過是眾緣合和而成

我們決不可斷言現在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差,一切事物和結果,都是眾緣合和而成,都是關係的產物。任何一個人發展到今天的狀態,都不是他/她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佛教理論説:世間本來就沒有一個獨存體。那麼這些孩子,他們的後果,難道只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嗎?那麼是不是一個嬰兒一生下來就自卑呢?一個人,哪一項不是與親人互動中學來的?

應試教育在有些地方,就是成為了只重分數(和業績),不重實踐與能力的考核指標。有些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只讓孩子死記硬背,只要求他們提高分數,而根本與實踐無關。而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悦)乎”,也讓他們講為“學習是件快樂的事”,卻不知,那個“習”本來應該寫成“習”,上面的“羽”,是翅膀之意,下面“白”,是表達之意,合起來,是“小鳥在學飛時表達喜悦,實踐中分享(感受)”,“學習”的合意,是“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那當然會“不亦説(悦)乎”了,孩子當然對學習有興趣了,又怎麼可能有厭學的人呢?可現在的教育中,哪裏會有孔子的這種教育方式?沒有實踐感和成就感,沒有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在現實中驗證所學,就像練武之人只學套路和花架子,而沒有實戰散打的培養,那麼這些孩子當然也就不適應環境了,步入社會後當然無所適從了。

還有一些父母,他們也許在過去的年代倍受沒有文化或缺少文憑之苦,便把這些自己的未了事件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為他們的不安全感負責,那麼,連大人都無法完成的事,孩子怎麼能擔得起?他們當然會像一個超載卡車,有朝一日會爆胎或翻車了。

有些家長和老師,他們只單純地把孩子打造成為他們需要的那種工具,以他們認為的安全模式“定做”孩子,根據是他們的安全感和生存經驗,卻無視現在的環境需要,就像《鄭人買履》一樣地寧可相信教條,也不相信現實。他們錯誤地認為這樣就會讓孩子安全地生存。卻不知,在改造孩子的同時,打罵、苛責和羞辱,已經將孩子天性中的自由和人格剝光了,他們即使苟活下來,即使考取了大學,也只不過是個標籤和皮囊。而一旦步入成家立業的年齡,所有人格中的缺陷都會暴露無遺,到那時,誰又會對他們的離婚、出軌、窩囊、力不從心、自卑和強迫症負責呢?于丹教授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是學校根本學不到的”,可難道它們不比那一紙文憑更重要嗎?

可針對他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也的確應該“斷奶”了。沒有了母奶,是不是就真的會被餓死?是不是就真的會被嚇死?如今的社會,哪裏還會有什麼“動物園”和“馬戲團”?沒有主人再成天餵你們食物,在朝九晚五的大鍋飯裏混天黑。現在的,和將來的社會更像是一個原始森林,成敗與否全看你是不是有冒險精神和自強自立。在森林裏,你們是自由的,可也是危險的,時時會有天敵,也會有陷阱,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怎麼可能還會有動物園中的“鐵飯碗“為你們負責呢?

你們當然也不必像馬戲團中的小丑或動物一樣,為了取悦他人而把自己訓練成讓所有人滿意的、卻失去自我的面具。雖然在馬戲團裏,你們不必為食物發愁,可你們不再是自己,是形式上的自己,本質上的道具。你們不必再為別人活着,你們現在的力量已經是過去的幾十倍,體重也已經是過去的幾十倍,你們不必再為取悦主人而被迫改造自己,如今的你們,可以為當年那個無力、無助、無奈與無辜的孩子(童年自我)實現所有的理想的願望,你們可以成為森林之王,展開你們久久封閉的那一對隱形的翅膀,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