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 夷陵之戰前曹丕為何不聯蜀伐吳?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是蜀漢劉備集團對東吳大規模的戰役,它是中國史上一次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在這場戰役中有一點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曹魏集團為何不戰前聯蜀伐吳而是在戰後伐吳呢?

探祕 夷陵之戰前曹丕為何不聯蜀伐吳?

公元222年,劉備親自率軍和陸遜對峙於夷陵道。陸遜堅守不出,劉備找不到戰機,到了六七月,天氣炎熱,劉備就把軍隊結營岸邊的林木中乘涼,首尾據説連營七百里。陸遜找到機會,火燒連營,劉備大敗,一路向西潰逃,蜀軍傷亡慘重,得趙雲斷後,蜀軍才緩過神來。當時,陸遜並未乘勝追擊,他認為若吳軍深入追擊,曹丕就會乘機襲擊東吳,於是提前退兵,防備魏國。

這時,我們不禁有了疑問,夷陵之戰前,曹丕為什麼不聯合蜀漢伐吳?

戰前,孫權曾派使者出使魏國,向曹丕稱臣。謀士劉曄勸曹丕道:“主公,現在劉備為關羽報仇,盛怒出兵,若知道我們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所以,主公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

劉曄分析的沒錯,劉備當時已經被仇恨充斥,沒有理智,根本不會去考慮什麼脣亡齒寒的道理,如果魏國在蜀出兵夷陵時,能夠起大軍,曹仁,曹休,張遼攻濡須,曹真,張合,徐晃攻南郡。則江東碧眼兒必然首尾不能相顧,雖有三個陸遜,又能救的了孫權的性命嗎?這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劉備不聽趙雲等人的苦諫,執意出兵,戰事一開,必然第一目標就是滅了孫權,此時,曹丕若出兵,劉備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這樣蜀魏聯盟可一戰滅了孫權,孫權覆滅而魏強於蜀,對魏有利還是對蜀有利?

可惜的很,曹丕他還很嚴肅的回絕:“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於是按兵不動。

曹丕是真不知道厲害麼?真不知道這是孫權的緩兵計麼?

非也,曹丕算的是政治賬,而劉曄算的是軍事賬,當然打動不了曹丕。劉曄的看法不是沒可能成功,但要冒風險,孫劉火併是曹丕求之不得的事,但曹丕突然橫插一手可能會使孫劉看清厲害關係而再度聯手,此時,孫劉並無損失,一旦醒悟對曹丕十分不利,曹丕不動手客觀上阻止了潛在的危險。而孫劉火併必然兩敗俱傷,到時再出手也並非不可。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曹魏雖對吳蜀略有優勢,但總體上還是戰亂後的恢復階段,相較而言治理內政恢復元氣更重要,以中原對的實力,只要自己恢復元氣就穩操勝券,不必冒險貪圖一時的小便宜。

夷陵之戰結束後蜀漢元氣大傷,1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時,正是蜀漢最脆弱的時候。俗話説:趁人病,要人命,這時,要了蜀漢的命,合情又合理。曹魏馬上聯合東吳,簡單交流下滅亡蜀漢後,如何平分蜀漢土地,然後,一路揮師漢中,一路和東吳聯合,溯江而上,一舉滅蜀,不是更好麼?

然而,這時,曹丕不但沒有對蜀漢的西線形成高壓,相反,卻從西線把驍將曹真調到荊州,接着,又悍然對戰勝國東吳發動全面攻擊,結果把孫權又推回了孫劉聯盟的道路上。

曹丕這樣決策,意圖何在?

第一、

曹丕在孫劉兩家開打前,其實是在東線囤積了大量的人馬和物資的,因為,曹丕認為,劉備,當世之傑也,要對付江東一個碧眼兒,勝算很高,所以説,當時,中原的人,很是看不起江東的人,關羽就是一個典型,罵碧眼兒跟罵孫子似的。劉備佔據着長江上游,親統大軍順流而下,那原本就是勢如破竹。三國末期,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説的就是這順流的優勢。也許,曹丕就這麼分析着,確認劉備必定能戰勝孫權,所以,提前把軍力集結在東線和襄陽,只等孫權主力一敗,立刻兩面出擊,攻打濡須和江陵,先把東吳吞了,回頭再收拾蜀漢。等到劉備慘敗,曹丕又料定東吳定然會深入蜀境,如此,則東吳後方空虛,可趁勢奪取濡須和江陵,斷了深入蜀地的東吳軍馬後路,大致東吳的結果就和關羽在襄陽毀敗沒什麼兩樣,先勝後敗。

第二、

要君主權威,戰前碧眼兒裝孫子裝的很到位,戰後就不把他當回事了,當時天下雖三分,但孫權尚未稱帝,孫權的反覆是對自己君主權威的挑戰。非得給孫權教訓,殺雞給猴看。(時曹丕篡漢剛兩年)第三、

蜀漢雖敗,但以孔明等人之才,擋魏、吳還是很有勝算的,何況蜀中險峻,輕易也打不進去,還白白地浪費物資。夷陵之戰時,劉備更多的是敗於自己的無知(曹丕在劉備夷陵紮寨時就料定劉敗),而陸遜乃是新人,並沒顯示過人軍事才華,致使曹丕誤以為東吳無人,更堅定其用兵東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