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説曹操是專業的盜墓者和防盜墓者?

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曹操的底細大家都清楚,在民間傳説裏,他是一個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的奸,而是其盜墓行為。據説,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

為何説曹操是專業的盜墓者和防盜墓者?

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曹操盜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裏是漢樑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劉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迴廊、側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組成,設有完備的排水系統。經現代考古測量,墓室總容積大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麼大的空間,陪葬品該有多少啊。史上具體記載了曹操的盜墓行為,在陵墓打開後,他親臨現場,指揮取寶。

《水經注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樑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據説,曹操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的財寶,就養活了手下全軍將士三年,可見盜得財寶之巨。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樑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得這些財寶的?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掘墓,盜墓都是一種罪過。

項羽盜掘讓劉邦找到了攻擊的理由,曹操則讓袁紹抓着了小辮子,成為挨伐的一大罪狀。袁紹在攻伐曹操前,讓手下很有才華、後世稱“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起草了一份討曹“檄文”:“樑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立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就是這份檄文,讓後世瞭解到了曹操盜墓真相。

順便説一下,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祕葬。《三國志?魏書》中記載,公元218年曹操頒佈《終令》,即遺囑,表示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無藏金玉珍寶”。不只如此,為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冢。成書於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後恐人發其冢,乃設疑冢七十二”;同一時期羅大經着作《鶴林玉露》稱,“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傳雲曹操冢也。”史又稱,曹操實際葬在高陵,又稱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讓考古界困惑的一個謎團。看來,曹操防盜墓與盜墓都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