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勵精圖治 清朝走向衰敗不能全怪他

清朝入關後,經過康熙,雍正時期的發展,國力強盛,至乾隆前期達到了鼎盛的階段,史稱康乾盛世。

他勵精圖治 清朝走向衰敗不能全怪他

但是在乾隆後期後國立日漸衰弱,從嘉慶到道光一段時期,中國落後西方的頹勢就日顯而出了。

當時中國還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西方的英法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工業革命,步入了工業時代。

但是道光皇帝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他勵精圖治,一心想拉近中國跟西方的距離。

那個時候的中國,不管是武器,還是制度,還是思想,都已經嚴重落後於西方國家。

道光皇帝為了挽救清朝的衰落,做了很多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等等。也為挽救中國做了很多的努力,而道光皇帝自己也是力行節儉,勤於政務。

但是,道光皇帝卻在死後背上了罵名。

他背上罵名就因為一件事,一件發生在1840年的大事,那件改變了中國的大事。

1840年,中國與英國發生了中英鴉片戰爭。由於中國和英國的實力相差太大,最後,中國戰敗,更是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更是中國近代史屈辱的開端。

儘管《南京條約》的簽訂不能全部怪道光皇帝,但是,不管怎麼説,道光皇帝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必須要付出最大的責任。

在鴉片戰爭之前,道光皇帝還是努力治理國家,想把中國和西方的距離慢慢縮小。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後,道光皇帝就受到了打擊,也失去了信心。在之後的幾十年裏,都是渾渾噩噩度日,直到死亡。

按理説,嫡長子繼承才是最好的制度,最好的方式。但是,清朝就道光皇帝這唯一一個嫡長子皇帝,但他和他的祖先比起來,卻是個不成器的。可見,這種東西,還是能者為之。如果換成康熙和雍正,歷史或許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