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是如何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北京紫禁城裏,道光皇帝的病情日漸加重,這一天,他下旨分別召見四阿哥和六阿哥。六阿哥先被召見,他在道光皇帝面前侃侃而談,從時弊到對策,頭頭是道。待四阿哥進宮前,他的老師對他説,如果討論時政,你恐怕不如別人,所以你見到皇帝,就趴在那兒哭,以此表達你的孝心就可以了。於是,四阿哥奕詝撲倒在父皇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相傳,這次召見是道光皇帝有意考察兩位皇子,結果是四阿哥奕詝繼承大統,成為咸豐皇帝。有人評價咸豐皇帝是著名的“四無皇帝”,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甚至有學者認為,道光皇帝選咸豐繼承皇位,是最大的錯誤。如果選了咸豐的弟弟六阿哥奕訢,那麼,清朝不可能那麼快沒落,甚至,中國的歷史都要被改寫。那麼,奕訢為什麼會與皇位失之交臂呢。

恭親王奕訢是如何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他出生時,道光皇已經年過半百,老來得子,格外高興。當即賜名“奕訢”,“訢“字就是高興的意思。奕訢長大後,更讓道光帝高興了,因為奕訢聰慧過人,能文能武,尤其口才了得。説起話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在眾多阿哥中,道光帝最喜歡的就是奕訢。然而,喜歡並不等於信賴,尤其在擇儲託付江山社稷這樣的大事上,單單喜歡還遠遠不夠。道光帝喜歡奕訢,但他更器重和信賴的是另一位阿哥奕詝。奕詝排行老四,與奕訢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四阿哥奕詝與奕訢性格截然不同,他遇事寡言,喜怒不形於色。要説這兄弟倆自小就感情很好,四阿哥奕詝十歲時,生母就去世了,他由奕訢的母親靜皇貴妃撫養。

靜皇貴妃對奕詝視如己出,非常疼愛他。奕訢和奕詝年齡相仿,每天都一起去上書房學習、玩耍,兄弟二人相處融洽。兩個兒子,到底選擇誰來謎承大統,道光帝一直都很矛盾。關於他為什麼選擇了四阿哥奕詝而沒有選樣六阿哥奕訢,民間有着諸多的傳説。其中最著名的説法就是我們開篇説到的龍榻前的考察,看着哭得肝腸寸斷的四阿哥奕詝,道光帝感情的天平,最終傾向了四阿哥。這次病榻前的考察,是不是最終的結論,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道光帝對他兩個兒子的評價,也可以看出他些許的內心世界。

道光帝認為,六阿哥奕訢聰明有餘,城府不足,能為幹練之臣,而不能做人主之材;而四阿哥奕詝,仁孝敦厚,旁人看來是平庸無能,而在道光帝的眼裏,卻是穩重老練,足堪大任。為此,道光皇帝開創了立儲金匣中“一匣雙諭”的先例,封四阿哥為太子,封六阿哥奕訢為親王。道光皇帝用心良苦,他讓四阿哥繼位,延續大統,六阿哥精明能幹,為棟樑大臣。道光皇帝企盼這樣的”絕配”,能使他身後的大清江山永固。“一匣雙諭"也開啟了二人不同的命運。

命不久已的道光皇帝,盡力做出了他認為最理想、最妥當的安排。以老四為人主,以老六為股肱大臣,那麼兄弟二人成為一君一臣,他們是否還能相處融洽呢?

四阿哥繼位成了咸豐皇帝,按照先皇遺命封六阿哥奕訢為親王,先皇遺命不能違背,咸豐御賜奕訢為和碩恭親王。這個“恭”字大有講究,咸豐帝的意思很明確,不管你奕訢多麼才華出眾,現在,你就是我的臣子,你得恭順老實,得服從我才行。

咸豐將北京什剎海附近的一座王府賜給奕訢,更名“恭王府”。雖然住着豪宅,享着美食,但是咸豐皇帝並沒有交給奕訢重要的差事做。奕訢被任命為中正殿、武英殿主管,其實就是皇家圖書館館長,資料館巡視員。管事是多事,不管事是正好的閒差。就這樣,咸豐先給了奕訢一個下馬威,讓心高氣傲的奕訢,坐上了華麗的冷板凳。一晃三年過去了,咸豐皇帝覺得奕訢的脾氣改得差不多了,可以給點正事幹幹了,奕訢被任命為署理領侍衞大臣,辦理京城巡防事物。奕訢的確精明能幹,沒多久,京城防務被管理的井井有條。當時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直隸也有少數農民發動起義,欲犯京師,恭親王奕訢精於用兵,很快將叛軍殲滅。咸豐皇帝龍顏大悦,又封奕訢為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訢審時度勢,表現不同凡響,屢立大功。咸豐皇帝一高興,立即下詔:恭親王戰事有功,着宗人府從優議敍。也就是説,讓宗人府組織宗室本家坐在一起,為奕訢評功擺好,這可是莫大的殊榮了。

兄弟齊心,合力斷金,咸豐和六弟奕訢似乎又回到了快樂的少年時光,二人配合默契。然而俗話説,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正當恭親王奕訢躊躇滿志,想再一展拳腳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又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被送回到冷板凳上。那麼,奕訢又是怎麼得罪了咸豐皇帝呢?

咸豐五年,恭親王奕訢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病重,眼見得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奕訢心急如焚。還有一件事讓他着急,那就是他希望母親被封為皇太后,了卻其一生的夙願。於是,奕訢為母親向咸豐討封,但是,奕訢幾次提及此事,咸豐皇帝都顧左右言他,不置可否。原來,咸豐皇帝雖然非常敬重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對她曾經的照顧也心存感激。但是,奕訢是親王,如果封他的母親做了皇太后,那麼,皇帝和親王的關係如何相處,恐怕自埋禍端。奕訢本來就才華出眾,威望很高,咸豐不得不有所忌憚,分封之事被一再擱置。咸豐五年六月,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病危,咸豐皇帝聞訊急忙趕往內宮探望,途中正好碰上恭親王奕訢,咸豐詢問奕訢皇太妃的病情如何了,恭親王奕訢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着説額娘生命垂危,若再不封皇太后,恐死不瞑目啊。咸豐皇帝聽罷,哦、哦了幾聲,然後匆匆趕往內宮。不知是奕訢誤以為“哦、哦”便是應允,還是母親即將離世的悲痛,令其方寸大亂,也或許是他一心想讓母親,在閉眼前享受皇太后這一榮耀,以盡他最大孝心。奕訢認為咸豐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很快,咸豐皇帝恩封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為皇太后的聖意就散佈出去了。咸豐皇帝騎虎難下,不得不違心傳旨,封了奕訢母親皇太后的封號。然而,咸豐皇帝窩了一肚子的氣,咸豐下決心伺機報復。

很快,咸豐免去了奕訢軍機大臣的職務,讓奕訢又坐回了冷板凳。才華出眾的奕訢,個性張揚,城府不深,他忘記了自己和四哥的微妙關係,也忘記了四哥何以封他為恭親王。討封事件,讓他和咸豐之間出現了隔閡,又一次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一匣二諭”讓兄弟二人有了不同的命運。原本是從小玩到大的手足,卻在封建皇家權利慾望的泥沼中走向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