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13年讓國庫轉虧為盈?其實並沒有

雍正雖然在位十三年,但是他對康乾盛世的局面做了重要貢獻,是一位承上啟下的君主。

雍正在位13年讓國庫轉虧為盈?其實並沒有

俗話説“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其中的緣由莫過於一個祖上福音和後代造化。對於造就了鼎盛清王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爺孫仨,似乎也是如此:康熙定乾坤、打基礎,雍正繼而夯實、加固,等到乾隆之時就在走下坡路了。相對於在位60多年的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許多人似乎更為偏愛雍正愛新覺羅·胤禛。

雖然僅僅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但如果沒有雍正的話,可能康熙王朝和乾隆盛世都不會有那麼容易,這是許多人的看法。而其中的緣由,也莫過於“雍正在位期間的工作一直都是給父親擦屁股,給兒子攢私房錢”。為什麼會有這種説法?這事兒還得從“康熙晚年國庫大量虧空”説起。

對於康熙晚年國庫大量虧空一説,最先源於清代的思想家魏源,也就是許多中學歷史課本上號稱首位提出向西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那位。他在自己的一本歷史著作《聖武記》中這樣記載:

康熙六十一年,户部庫存八百餘萬。雍正間漸積至六千餘萬,自西北兩路用兵,動支大半。乾隆初,部庫不過二千四百餘萬……而五十一年之詔,仍存七千餘萬。又逾九年而歸政,其數如前,是為國朝府藏之極盛也。

很容易看出他所描述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的庫存銀兩變化:康熙末年庫存八百餘萬,雍正年間積累至六千餘萬,然後到乾隆時代的七千餘萬。本來要説魏源的這種記載也並非流傳廣遠,畢竟相對於他記錄的這些數據,人們還是更熟知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他的名氣普及也幾近於此。但隨着許多古裝影視劇和清王朝小説的上映、發行,“雍正為康熙收拾爛攤子,給乾隆留私房錢”的説法就迅速傳播開了。這其中,《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電視劇和二月河“二大爺”的系列小説影響尤為深遠。“四爺要債逼死魏東亭”,“乾隆給母親過生日大興土木”等等印象,其中的文學人物塑造造詣真真讓人佩服之至。在這裏額外秉心而言的説一句,某些歷史劇和小説着實誤導了諸多觀眾和讀者對歷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