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死朱元璋大哭 為何朱元璋這麼愛馬皇后

朱元璋,一個當過乞丐,當過和尚,起過義,當過皇帝的一個傳奇人物。他背後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婆,才能支持他到萬人之上的地步呢?説起來這個女子竟然是個不裹足的大腳美女,她叫馬秀英。不過古代還是以小足來論美醜輕重的,大腳會成為人們街邊啼笑的對象。要是換到現在來説,恐怕搞笑程度,早就讓人介紹給趙本山老師當徒弟去了。當了皇帝擁有佳麗三千的朱元璋,卻依然對這老妻子言聽計從,對她的讚美,都比上了那的賢后長孫氏,那麼為何馬秀英能成為了大明朝開國的天字一號夫人?

馬皇后死朱元璋大哭 為何朱元璋這麼愛馬皇后

(一)不顯山,不露水,一針一線過日子

馬秀英從小母親就死了,剩下馬老爺倆過活。所以,這麼一個閨女,老爺子甚是疼愛,馬秀英打小天資聰穎,不過脾氣也應了這馬姓,是個倔子。單親的她,並不是這樣好過,馬老爺子遭到仇家追殺,便把馬秀英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郭子興兩口子,看着這個乖巧的小姑娘,更是愛不釋手。於是,平日裏教她認字,畫畫,用針刺繡,漸漸地隨着年齡的增長,成為了一個能讀些史書,手上不但能書,也能刺繡的大家閨秀。

這麼一個好姑娘嫁給了當時正在勒緊褲腰帶從軍的了,保媒的人正是郭子興兩口子。因為朱元璋的表現深得二位的滿意,完全不顧他那撞鐘吃飯,當和尚地混沌過去。沒想到,郭子興不但是朱元璋承上啟下的一位恩人,也是賜給自己的這段傳奇婚姻的人,着實讓自己大踏步了一下。

要説朱元璋管前線,那麼馬秀英則是後線保障的重要所在。1355年,郭子興病死了,從此朱元璋接過了帥旗。不過更讓朱元璋歡喜的是,馬秀英終於與自己有了愛情的種子,她懷孕了。不過家中雖有好事,可前線至關重要,高負荷的打仗讓這支部隊用毅力撐着場面。朱元璋為大局着想,愣是和士兵們同和一碗粥,共保一座壘。而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馬秀英,婦人更有大量,並不是像那些街邊的潑嘴毒蛇倒弄是非,佔小便宜不斷,吃小虧不幹的怨婦,而是犧牲小我,支持食不果腹地朱元璋部隊。為了前線的生活保障,寧願自己在後線飢腸轆轆也毫無怨言。

她不懂得打仗裏面究竟是怎麼回事,倒是為了士兵們能打場勝仗,甘願做自己利索能及的事。哪怕是幫士兵們縫縫補補,還親手錐鞋,幹得井井有條,士兵們苦在身體,卻甜在了心裏。直到,朱元璋和鄱陽湖大戰期間,陳友諒的軍隊在城外叫囂東西,城內的百姓軍官們都在準備逃難。緊要關頭要是自己先亂了陣腳,會不攻自破的。而此時出了朱元璋在奮力抵抗,馬秀英展現了一名軍事家的姿態,從自己家中拿出了錢財來犒勞士兵,這讓士兵們更加感動,這才穩定了軍心。為取得勝利,貢獻了重要力量。有這樣的老婆,能不打敗陳友諒嗎?朱元璋的戎馬生活基本結束了,一家人搬進了明亮的宮殿裏,一個當上了皇帝,一個成為了皇后。而馬皇后並不是居得華麗,忘記了曾經的風餐露宿。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習慣,儉樸作風,粗衣粗茶,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感染周圍的人們。

(二)感情這東西,動了心就不會撒手

自從,那個情竇初開的猛小子朱元璋見了那雖為大腳的馬秀英之後,這顆心就死死地拴在了她那裏。而馬秀英看着這個心中的績優股,抱着過上好日子的信心與他一同打拼。可是,馬秀英每每想到自己嫁人的時候,總是對自己母親早逝,父親跑路的那段身世而傷感至極。朱元璋見她總為這事傷心,待到封賞的時候,將孃家人也劃了進來。可馬秀英卻搪推堵塞,不想讓外戚執政,以防禍亂。可馬秀英又有啥親人可言?不過是朱元璋給了她更好的心理安慰,便追封了馬老爺子為徐王,母親為夫人。並且設立了祠祭署,由於親人嚴重地“缺斤少兩”,竟讓鄰居們幫忙主持奉祀一事。

婚後,除了前階段地艱苦創業不説,位及皇帝的朱元璋,必然少不了三宮六院。由於,朱元璋夫婦的恩愛和患難與共,堅固地感情基礎讓馬秀英成為了正宮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以來的天字第一號夫人了。那麼,後宮的事宜則落在了馬秀英的管理之中。一個成功的後宮管理者,不會像一個失敗的後宮管理者那樣,讓後宮黑霧瀰漫,妖孽橫行。馬秀英就是一個成功的後宮管理者,由於她熱衷讀史,還經常取宋朝賢后的做法來參照。而她們賢能的共同之處往往是仁厚之道,立足安家之本。

家小的時候,有朱元璋的體貼牽絆。家大的時候,就要靠自己的臂膀牽絆後宮。後宮本身就是一個人多嘴雜的婦女圈子,少不了吱吱嗚嗚,以及馳騁地嫉妒心。馬皇后,就深刻地理解女人們的這個弱點,為了讓這些女人能安安穩穩地陪王伴駕。如果因為皇帝的寵愛而生產的,都應該入朝以禮數相待見。自己做出一個合格妻子的典範給眾嬪妃們看,什麼事也為這些人擔當着,顯然成了一名寬厚仁慈的有志之婦。宮裏地這些妃子和宮人們在馬皇后的帶領下,相處的十分融洽,這無不體現着天字第一號的招牌魅力的所在。

説到底,馬秀英從一個孤兒,到了一個國母,靠的就是這一等一的人格魅力,不但朱元璋欽佩,並且服眾後宮,匯澤天下。平日裏地求賢護賢,勸誡朱元璋的脾氣。直到這位天字第一號夫人離世之前,還在叮囑朱元璋,要廣納賢士,好好處理朝政,子孫也這樣走下去,讓百姓和大臣們安健。最後的一口氣,吹在了朱元璋悲傷地臉上,從此二人便分道揚鑣,留給了後人對這位偉大的賢后,最高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