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的名將賀若弼 北周能攻滅南朝首功是他

在楊廣順利成為太子後,因為捲入政治鬥爭,殺死了一位老將,他15歲隨父親進入戰場,28歲即被任命為開府儀同三司,此後受領導謀反影響,進入敦煌,吃黃沙,守邊疆,這位老將的名字叫史萬歲。史萬歲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老爹是滄州刺史,在邊疆的日子裏,卻意外的獲得了新生,一身武藝得到了充分發揮,和當地的軍隊首長成為戰友,化身小股武裝,深入突厥境內遊蕩,在敦煌的大隋軍隊中,成為一道傳説。正是這樣的脱變,史萬歲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機遇。因為隋文帝的政策調整,開啟了對突厥的主動進攻,史萬歲毛遂自薦,進入軍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和突厥大小數十戰,糧食吃光了,馬也殺了,最後史萬歲和突厥最勇敢的武士單挑,贏得了戰爭,最終導致東西突厥的分裂。

大嘴巴的名將賀若弼 北周能攻滅南朝首功是他

戰後史萬歲戴罪立功,重返中央,參加平定陳國戰役,更是長途跋涉千里,大小戰役700多場,鎮壓江南大規模武裝起義,另外雲南羌族的叛亂,也有史萬歲的身影,因為作戰勇猛,戰功彪炳,被隋文帝任命為上柱國大將軍。

後來突厥進入甘肅寇邊,再次被史萬歲追擊千里,斬殺數千,使史萬歲的名字,成為突厥人心中不可戰勝的神話。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史萬歲:隋朝開國名將,卻死於楊廣繼位前夜

2、隋文帝楊堅憑什麼篡位當上皇帝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的朝代,公元600年楊廣打敗大哥楊勇成為太子之後,詢問一名鬢角發白的資深將領: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哪個更優秀?這名將領牛哄哄的説:楊素是猛將,不是謀將;韓擒虎是鬥將,不是領將;史萬歲是騎將,不是大將。

楊廣又問: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大將人選呢?

這位老將微微一笑,謙虛的説:我才是太子應該選擇的人。

這個人,叫賀若弼,同樣位列隋朝開國四大名將之一,河南洛陽人,字輔伯。

賀若弼一家很有意思,他的父親叫賀若敦,爺倆同樣的勇武過人,但是也同樣的恃才傲物,不懂收斂,最後禍從口出,同樣的死於非命。

賀若弼的爺爺叫賀若統,原是六鎮居民,起義的時候,是跟着葛榮混的,後來葛榮轉戰大江南北,最後被爾朱榮打敗,無奈賀若統選擇歸順了爾朱氏家族,但是隨着爾朱榮的被殺,家族分裂。

此後高歡異軍突起,打敗爾朱家族,成為北魏丞相,賀若統又為老高打工了,高歡野心龐大,想控制整個北魏,完成爾朱榮的夢想,取元氏而代之,刺殺了唯一敢和自己對着幹的賀拔嶽。賀拔嶽的去世,便宜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叫宇文泰,原是賀拔嶽的手下,被分派到夏州做刺史,在賀拔嶽死後,打敗侯莫陳悦,順利接收賀拔嶽的勢力,以長安為根據地,對抗高歡,更策劃了北魏孝武帝元修的投奔,建立西魏。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在他的東魏境內,軍隊基本以鮮卑人為主,賀若統這些漢族將領,是被鄙視和看不起的,公元536年,東西魏爆發小關之戰,戰後賀若統的部隊,損失慘重。當時他的兒子賀若敦只有19歲,長的十分威武,勇武過人,在他的建議下,賀若統以潁州刺史的身份,投降了西魏,宇文泰很高興,當即拜賀若統為右衞將軍、散騎常侍、兗州刺史,賜爵當亭縣公。

賀若統死在了任上,而賀若敦接受了他所有的爵位,繼續為宇文氏家效力,平定巴蜀南蠻叛亂,打敗侯瑱、侯安都,解圍湘州,跟隨柱國將軍楊忠,出長城,打敗突厥,被封為金州總管,七州軍區司令。

長年累月的戰爭,賀若敦一身傷,然而看着曾經的同事,甚至能力比自己還差的人,都升官成為大將軍,賀若敦心裏很不平靜,為了把這種不公平發泄出來,賀若敦選擇了向京城來的使者述説。

這是明擺着對領導不滿,硬着要升職加薪的節奏!

當時主政的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皇帝最不喜歡聽到的,就是對自己執政能力的懷疑,動搖根基,於是宇文護派人對賀若敦説,你官也不要當了,自裁吧。

臨死,賀若敦非常後悔,告訴他的兒子賀若弼:身在官場,千萬別亂説話,特別是説老闆的壞話,講完就去世了。

賀若敦死的時候,賀若弼21歲,長的和他爹差不多,虎頭虎腦,尤其擅長騎馬射箭,更難能可貴的是,賀若弼腦子特別好使,書讀的好,記性也好,是遠近聞名的青年才俊。

匆匆幾年過去了,賀若弼進入官場,擔任小內史,在皇帝身邊辦事,當時的皇帝叫宇文邕,殺死宇文護之後,自己當家做主,宇文邕也被稱為北周武帝,雄才大略,消滅北齊,統一北境。

唯一的問題是,對太子的教育,太子名字叫宇文贇(讀yun),周武帝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現在的爸爸很相似,望子成龍,不聽話就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有嚴格規定。

小孩子愛玩是天性,宇文邕的這種壓抑式教育,導致的結果就是,宇文贇成為皇帝后的任意妄為。

繼續説賀若弼的事,在宇文邕還沒去世的時候,上柱國烏丸軌就計劃打小報告,太子雖然因為老爹的原因,一直壓抑着,但是當宇文邕出征離開京城後,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讓烏丸軌很擔心,於是就找來賀若弼一起向宇文邕進諫。

為什麼會找賀若弼呢,因為賀若弼擔任小內史,是皇帝的親信,拉着他,成功的概率高一點。

烏丸軌人很實誠,見到皇帝,就一五一十的説了:太子非帝王器 ,臣亦嘗與賀若弼論之 。

皇帝聽後就把賀若弼叫來,對質一下:怎麼回事,難道你們都不看好太子嗎?

賀若弼這時候,才想起老爹的遺言,於是臨時改了口供:沒有啊,太子很好啊,我看到的太子,德行都沒有問題。

彈劾太子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最後結果呢,宇文贇順利當上皇帝,烏丸軌被皇帝賜死,賀若弼則逃過了一劫。這個事,對賀若弼的觸動很大,在之後的職業生涯裏,賀若弼都保持了刻意的低調。平定北齊後的北周王朝實力更加強悍,公元579年,賀若弼以參謀的身份,跟着行軍元帥韋孝寬,把南朝從淮河到長江一線的土地,包括淮南、壽陽等數十個城池全部佔領,戰後論功行賞,賀若弼成為壽州刺史。終於成為地方大員的賀若弼,屁股沒坐熱,刺史就換人了,原因是,當時楊堅正策劃篡位,而尉遲迥先發制人,叛變了,為了防止其他封疆大吏跟風,楊堅搶先出手,把重要的城市都掌握在自己手裏,任人唯親,代替賀若弼的官員,叫長孫平。這個長孫平原先是衞王宇文直的私人老師,教書的,宇文直當時官拜雍州牧、襄州總管,和宇文邕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因為接應陳國湘州刺史華皎的投降失利,地盤沒接到,部隊還被打殘了,戰後宇文直論罪免官。

那時候的宇文邕還不是老大,至少他説了不算,幕後老闆是宇文護,最終,宇文邕和宇文直,這對難兄難弟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聯合起來對付宇文護,而長孫平就是他們中間,聯絡的線人。

公元572年,宇文護在太后的含仁殿,被埋伏的宇文直刺殺,而長孫平則順利從宇文直體系,跳槽進入宇文邕麾下,最後走到了楊堅的身後,去世前官拜大將軍、太常卿、吏部尚書事。

繼續説賀若弼,壽州刺史被頂替這個事,老弼剛開始是不同意的,長孫平大手一揮,幾個壯漢把賀若弼扭送到了京城,事就這麼翻篇了,長孫平接下來要煩惱的,就是如何抵禦尉遲迥的叛軍。

這是發生在公元580年的事,現在,楊堅已經順利成為皇帝,改國號為隋,同時積極準備平定南朝,要大臣們推薦幾個人才,輪到尚書左僕射高熲的時候,他説:朝臣之內,文武才幹,無若賀若弼者。

賀若弼因為刻意的低調,終於等來機會,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任命賀若弼為吳州總管。

接受任命的賀若弼,意氣風發,六年後,向隋文帝獻取陳十策。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8年,楊堅以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主管滅陳事宜,和秦王楊俊、楊素同為行軍元帥,高熲為元帥長史,出兵51.8萬,從長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進攻南朝陳國。

賀若弼作為行軍總管,在大軍還沒有集結之前,以假象迷惑敵人,放鬆警惕,並在公元589年的大年七年級,舉家歡慶的日子,發動突然襲擊,經揚州,攻佔鎮江。

鎮江,也被稱為京口,是長江南岸一個非常重要的據點,是建康城的門户,從此將再無天險,賀若弼將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進駐江蘇丹陽,阻擋陳國援軍,主力部隊於元月十七,挺進到南京紫金山,屯兵于山南的白土岡,完成對建康城的包圍。

當時的陳國主力部隊,放棄外圍據點,集中在建康城周邊,包括田瑞、魯達、周智安、任蠻奴、樊毅、孔範、蕭摩訶等在內,大概10萬人。到了元月二十,陳後主命令,全軍突圍,與賀若弼在白土崗,展開白刃戰。在遭遇敵軍拼死反抗的關鍵時刻,賀若弼曾經讀的兵書發揮了作用,艱難的抵擋了幾波衝擊後,命令部隊從側翼,將南陳部隊切成首尾不能兼顧的幾節,然後各個擊破,計策很簡單實用,但畢竟是戰場,過程還是很激烈的,死了很多人。最後,賀若弼攻入建康城池,然而結果令人驚訝,出現在眼前的,卻是友軍韓擒虎,後主陳叔寶和文武百官作為俘虜,跟在他的身後。

據説,戰後兩人因為功勞的問題,還找楊堅評理,賀若弼戰勝了陳國主力,但是皇帝是韓擒虎抓的,於是兩人官職一樣,上柱國大將軍,賀若弼更被賜封為宋國公,韓擒虎因為部隊軍紀不好,佔領陳國後宮,把宮女都給糟蹋了,所以韓擒虎爵位,沒有了。

這個韓擒虎是部隊的先鋒,原名叫韓擒豹,傳聞因為十三歲的時候打死了一隻老虎,就改了名,韓擒虎粗狂豪邁,有勇有謀,是個做大將的好材料,在伐陳戰役中,擒虎只帶了500特種兵,經採石進入陳國,一路攻城拔寨,最後俘獲南陳皇帝。

韓擒虎是這些老將中,唯一善始善終的,死後根據民間傳説,成為執掌地獄的老大,外號閻羅王。

這個功勞很大,楊堅也足夠大方,賞賜了所能賞賜的一切,可是功成名就之後,賀若家族祖傳的毛病發作了,症狀就是高傲自大,看誰都不順眼。

尤其是楊素,仗明明是自己打的,官職只是將軍,楊素呢,成了右僕射,職位比自己還高。

閒言碎語多了,楊堅認為,賀若弼心胸不夠寬廣,小家子氣,也沒罰他,還是高官厚爵供着他,只是不再讓他上前線打仗,奪走了他的兵權。

楊廣繼位後,大搞國內建設,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每個都是大手筆,賀若弼、高熲、宇文弼等老將認為,太浪費,也太捉急了,有點好大喜功,被人告發後,三人被誅殺,時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