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哪位皇帝拱手讓江山 皇帝李煜為何要這樣做

他是才子,是詞人,亦是帝王。這位帝王的失敗成就了他的喜與悲。如果沒有作為帝王,作為亡國之君的歷程也許只是金子中的一粒,就不再是我們所熟知的“詞中之帝”。

史上哪位皇帝拱手讓江山 皇帝李煜為何要這樣做

李煜,本名從嘉,其父祖為顯宦。他出生於七月七日,是為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文采斐然,卻無意爭權,但歷史的戲劇性令他由老六轉為老大,也是如此造就了他非凡的一生。李煜出生於七月七日,死於七月七日,而登基也於七月,似乎如同命中註定一般,所謂雙嬌配才子,李煜不僅享受榮華富貴,而且又有兩個姐妹側卧君王膝。據《南唐史》中所記載“神骨秀異,目有重瞳”,其精通音律,善書法,能詩詞,好讀書,在書法上也是自成一家。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才子成為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繼位之時也就是公元961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趙宋王朝,宋太祖志在天下,後來先是平定小國無力理睬南唐,曾説:“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而這個李煜在趙匡胤卧榻之下睡了長達15年。李煜擔心北宋來伐,先是做了幾年唐王,後自個兒降位為江南國主,表示南唐自治,不會與宋發生爭端。直至開寶七年,宋太祖平定其他小國之後轉向南唐,想讓李煜朝見藉機不費兵卒以奪權,李煜心知肚明不願覲見。趙匡胤一怒之下重兵壓境。於開寶八年十一月攻取唐都金陵。

很多人説其無能屈降,無絲毫抵抗即被瓦解。可宋軍於開寶七年出兵,開寶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取下金陵,那麼憑藉宋軍之勢借一年之久對於一個“毫無抵抗”的敵人竟拿不下金陵?這豈不是笑話?

據陸游的《南唐書》和清代《續資治通鑑》等書均有詳細記載稱李煜當時為迎擊敵軍採取“堅壁固守以勞宋師”的軍事策略,對此,南唐面對強大的宋軍這是十分正確的做法,但宋人等記載則説其宋兵壓至城下還在聽僧唸經且渾然不知,這恐怕只是作為勝利者的誇大吧?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想必如今許多觀點也是出自於此類文獻。

然而為什麼李煜有了正確的作戰方案仍然不能達到目的呢?細細説來,李煜在戰初派多路軍隊在宣州,武昌等地多次發動爭奪戰或保衞戰,以牽制分散敵軍主力部隊不能順利南下,但在水軍方面李煜千叮嚀萬囑咐水陸要配合作戰,穩打穩進,但水軍在戰時卻無動於衷,以致在某些戰鬥步兵深入卻無救援。另外對於鎮江是金陵門户,李煜希望派遣心腹鎮守鎮江以形成掎角之勢,互相照應,以剋制敵軍,使其難以達到目的。

但李煜用人不明,派出的將領也是連城帶人降了宋軍。在外交方面,南唐近鄰吳越是宋的盟友,李煜當初致信給吳越希望他能連唐抗宋,信中説:“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但吳越目光短淺將書信送到趙匡胤手中以至於吳越,趙宋兩面進攻南唐。

在大軍抵達金陵時即使李煜是在聽經,就我看來不過是為了緩和情緒,安穩內心,而對於降或死,李煜還是心存希望,因為李煜曾與趙匡胤有過交情,而且深知其性格,此後李煜出降果然不出所料趙匡胤還是為李煜選修了一座宅院,但不幸趙匡胤死去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這個弟弟自然與哥哥不同,於七月七日李煜的四十二歲生日上用牽機藥毒死了李煜,一代詞帝就這麼結束他戲劇般一生。“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也正如自己所言葬送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