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的悲催人生 患花柳病被當天花治

同治皇帝載淳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1872年同治16歲,該立皇后了。當時有兩個人選,一為侍郎鳳秀的女兒,此女嫵媚多姿,是慈禧心目中的皇后;一為侍郎崇綺的女兒,年長於鳳秀的女兒,相貌亦稍遜,但端莊過於前者,深為慈安太后所喜。經過民主淘汰賽,崇綺的女兒勝出,被立為後,即孝哲皇后;鳳秀的女兒則入選為妃,稱慧妃。

同治皇帝的悲催人生 患花柳病被當天花治

同治對皇后又愛又敬重,而且是敬重多過愛戀,“始終敬禮之”,慈禧看着甚為不爽,因此每次接見皇后,都不給好臉色。老孃對兒子的媳婦態度不好,兒子自然也有反彈,由此影響到母子之間的感情。孝哲皇后冰雪聰明,知道婆婆當國中意慧妃,於是勸同治多去寵幸慧妃。同治為此很糾結,去找慧妃吧,又不是自己所愛;寵愛皇后吧,老孃又不歡喜。思來想去,只好獨居在乾清殿。

一個大男人獨居久了,便耐不住,再受一些不良人士的誘導,居然微服去花街柳巷,“帝遂於家庭無樂趣矣,乃出而縱淫”。不久染花柳病在牀,太醫診斷之後大為吃驚,向慈禧請示,慈禧居然批示:“按天花治。”這樣當然治不好病,同治很焦躁,問太醫:“朕患的不是天花,為何下的是治天花的藥?”太醫答:“太后的意思。”同治無語,恨恨而已。

同治死後不過百日,皇后亦死,死得蹊蹺。當時官方的對外口徑是:“皇帝駕崩,皇后悲傷過度,抱病而亡。”真如此嗎?非也。傳言同治病重時,慈禧一方面不允許皇后在旁照料,一方面又指責皇后不照顧皇帝,孝哲皇后回了一句:“未奉懿旨,不敢擅專。”慈禧一時語塞。同治臨死前,本欲立子侄輩份的溥字輩為皇帝,如此一來,孝哲皇后便可做太后,而慈禧在上升為太皇太后的同時,也就喪失了垂簾聽政的權力。慈禧出於保權的目的,立同治的堂弟,也就是自己親妹妹的兒子載湉為帝,即光緒皇帝,這樣她就可以皇太后的地位繼續掌權。

孝哲皇后為此大為悲痛,慈禧聽聞,將孝哲皇后痛罵了一頓:“你把我兒子害死了,還想做太后不成。”據説還用套在手指上的長而尖的金指甲套掃孝哲皇后的臉,颳得皇后臉上一道又一道的血痕。孝哲皇后又氣又悲傷,眼睛都哭腫了。

崇綺心疼女兒,將此情況向慈禧彙報,慈禧回了一句很冷的話:“既然這麼思念皇上,那就隨他去吧。”又有一版本説:孝哲皇后向父親崇綺訴苦,這位無奈的父親長歎之餘,只寫了一個字:“死”,既然屈辱地活着,不如光榮地死。而在當時,為先帝殉節是最光榮的死法,也算一種抗議。於是,孝哲皇后就“光榮”地殉夫了,年僅22歲。

同治死後,還有三位妃子留在慈禧身邊,專門從事女紅的工作。其中以瑜妃最有名,瑜妃很有政治遠見,主張實施西方的政治體制,同時還建議設立女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