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駿被盜後竟道出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昭陵六駿”是原置於昭陵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立於貞觀十年(636年)。約1985年底國寶昭陵六駿其中兩駿的被盜,引起了國人乃至世界的關注。昭陵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表彰他創建唐王朝的戎馬生涯。

昭陵六駿被盜後竟道出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墓旁祭殿兩側有廡廊,“昭陵六駿”石刻就列置其中。

昭陵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它們既象徵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六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創建過程中的戎馬生涯,立下的赫赫戰功。六匹駿馬的名稱:一是颯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騅,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驃,六是白蹄烏。石刻所表現的六匹駿馬三作奔馳狀,三匹為站立狀。六駿均為三花馬鬃,束尾。這是唐代戰馬的特徵,其鞍、韉、鐙、韁繩等,都逼真地再現了唐代戰馬的裝飾。據傳説“昭陵六駿”石刻是依據當時繪畫大師閻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為表彰唐太宗李世民創建唐王朝的戎馬生涯。

昭陵六駿是原置於昭陵唐太宗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昭陵六駿採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的體態、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情景。每幅畫面都告訴人們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刻畫了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昭陵六駿”雕刻在高二點五米,寬三米的石板上,分兩組東西排列。

東面的第一駿名叫——“特勒驃”,黃馬白喙微黑,毛色黃裏透白,故稱"驃","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職名稱,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贈。

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史載: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剛陷澮州(在今山西境內),兵鋒甚鋭,"特勤驃"在這一戰役中載着李世民勇猛衝入敵陣,一晝夜接戰數十回合,連打了八個硬仗,建立了功績。唐太宗為它的題贊是:"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為李世民平定宋金剛時所乘。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東面第二駿名叫——“青騅”,蒼白雜色,為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乘。

竇建德原系隋軍麾下將領,據説還是李世民的母舅,乘亂自稱夏國王。當時,唐軍扼守虎牢關,佔據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敵方列陣已久,飢餓疲倦之機,下令全面反攻,親率勁騎,突入敵陣,一舉擒獲竇建德。

石刻中的青騅作奔馳狀,馬身中了五箭,均在衝鋒時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馬身後部,由此可見駿馬飛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唐太宗給它的讚語是:"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馬的矯捷輕快,後一句道出這一戰役的關鍵性意義。

東面第三駿名叫——“什伐赤”.

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語"馬"的音譯,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純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陽、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稱鄭王,據洛陽,與竇建德結好。當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時,王向竇求救,但都被李世民擊敗。唐太宗李世民的戎馬生涯。

石刻上的駿馬凌空飛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馬的臀部,其中一箭從後面射來,可以看出是在衝鋒陷陣中受傷的。唐太宗讚語"澗末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在這一重大戰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傷亡三匹戰馬,基本完成統一大業,"青旌凱歸"流露出他的興奮。

西面的第一駿名叫——“颯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為李世民平定東都擊敗王世充時所乘。牽着戰馬正在撥箭的人叫丘行恭,六駿中惟這件作品附刻人物,還有其事蹟。

據《新唐書?丘行恭傳》記載,公元621年,唐軍和王世充軍在洛陽決戰,李世民的侍臣猛將丘行恭,驍勇善騎射,在取洛陽的邙山一戰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颯露紫,親自試探對方的虛實,偕同數十騎衝出陣地與敵交鋒,隨從的諸騎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從。

年少氣盛的李世民殺得性起,與後方失去聯繫,被敵人團團包圍。突然間,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颯露紫”前胸,危急關頭,幸好丘行恭趕來營救,他回身張弓四射,箭不虛發,敵不敢前進。然後,丘行恭立刻跳下馬來,給御騎颯露紫撥箭,並且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李世民,然後又執刀徒步衝殺,斬數人,突陣而歸。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才命人刻其以示他的戎馬生涯。

昭陵六駿被盜 兩駿流失美國

關於昭陵六駿被盜運的經過,國內的出版物曾有過多種不盡相同的版本,碑林博物館也曾兩次作過實地調查,終因時過境遷而不能得出可信的結論。對此,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一直耿耿於懷,呼冤喊屈。

事實上,早在1978年10月,賓夕法尼亞大學就曾派員與西安碑林博物館直接接觸,澄清與昭陵六駿被盜事實。聲稱他們是從華裔手中購買,美國人從未參與過昭陵六駿的盜運,並帶來了當時購買收據的複印件。後經美國駐華使館交涉,經請示上級同意,西安碑林博物館將以前的説明詞昭陵六駿被盜於1914年被美帝國主義分子畢士博盜去,現藏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改成現在比較中性的説法:“颯露紫、拳毛騧兩駿於1914年流失海外,現藏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