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致遠號給我們留下歷史的“剜心之痛”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被確認為清朝北洋艦隊的“致遠”艦。2014年,國家考古人員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一艘體量在1600噸左右的沉船。121年前,北洋艦隊有四艘戰艦沉沒在甲午海戰交戰區,它們是致遠、經遠、超勇和揚威艦。這“丹東一號”沉船位於鴨綠江口西南約50公里海域,所在地曾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時的交戰海區。對於“丹東一號”沉船的水下考古調查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2013年11月、2014年4月,兩次開展調查工作,以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大東溝海戰沉沒戰艦為重點,發現了一艘疑似清北洋水師的沉艦,由於對該沉艦的具體身份尚不十分明確,故將其暫命名為“丹東一號”。

揭祕:致遠號給我們留下歷史的“剜心之痛”

隨着“丹東一號”身份被確認為致遠艦,為期兩年的水下調查階段結束。10月4日,考古隊將正式啟動致遠艦身份確認後的首次水下發掘行動。據悉,現在已有100多件沉船相關文物被打撈出水。主要分為3大類,即船載武器、船體構件以及船員生活用品。對於此前“丹東一號”究竟是不是“致遠”艦?考古發現的機槍炮能否解開沉船之謎?隨着“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重點調查正式啟動,沉船的真實身份成為關注焦點。如今,對於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被確認為清朝北洋艦隊的“致遠”艦。這121年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

雖長眠水下多年,他與這艘鐵甲戰艦卻始終被國人視為民族不朽的豐碑。日前隨着“丹東一號”被確認為致遠艦,鄧世昌、致遠艦乃至整個北洋海軍,再度萬眾矚目。有歷史資料顯示,這致遠艦又稱鋼殼巡洋艦(也稱防護巡洋艦或者穹甲巡洋艦),是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價84萬5千兩白銀,於1887年完工,並在當年11月運回中國。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致遠艦激戰五小時彈盡且受重創後,管帶鄧世昌欲衝撞日艦吉野與之同歸於盡,但被日艦擊沉,同艦官兵246人同殉職,鄧世昌與其愛犬同沉。僅7人獲救。

其實,對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建設北洋水師初期,主要通過中國海關總司英國人赫德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購艦。最先購入的是作近岸防禦的小噸位炮艇,也被稱作“蚊子船”。後來購入兩艘可作遠洋作戰的超勇號及揚威號快速巡洋艦。不過在購買超勇及揚威時,李鴻章對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滿意。於是在訂購更大型的鐵甲艦時,改為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購買,所建二艦即定遠及鎮遠。及後李鴻章以尚餘之款項,再向伏爾鏗購置一巡洋艦,即為濟遠。中法戰爭後福建水師被殲,李鴻章得到批准再向外購買巡洋艦四艘。最初屬意由伏爾鏗按濟遠再造四艦。不過此時清政府朝野中對濟遠傳出各種非議。

而相對於英國,德國當時仍屬海軍建設後起之輩,濟遠的型式為“穹甲巡洋艦”,本來是英國海軍的新式設計。而濟遠為伏爾鏗首次製造此類戰艦。經過一輪的爭議後,最後決定四艘巡洋艦建造合約分別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及德國伏爾鏗各得其二。德國伏爾鏗改為建造兩艘裝甲巡洋艦,即經遠及來遠。而由英國建造的二艘仍為穹甲巡洋艦,即致遠及靖遠。致遠及靖遠及分別於1886年9月及12月下水,1887年7月建成。北洋水師派出軍官及水兵,到英國船廠所在紐卡素對艦隻測試,然後連同在德國完工的經遠及來遠,於當年9月中一同開回中國。途中由英人總教習琅威理為統領,致遠管帶為鄧世昌,靖遠管帶為葉祖珪。各艦於12月抵達廈門,正式加入北洋水師。

時值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致遠艦激戰五小時彈盡且受重創後,管帶鄧世昌欲衝撞日艦吉野(日本資料為浪速)與之同歸於盡,但被日艦擊沉,同艦官兵246人同殉職,鄧與其愛犬同沉。僅7人獲救。北洋海軍“致遠”號穹甲巡洋艦有關致遠艦沉沒的原因一直認為是被魚雷擊沉,實際上當時中日雙方參戰艦艇中除了北洋海軍“福龍”號頭等出海魚雷艇為攻擊日本聯合艦隊“西京丸”號代用巡洋艦發射過2枚魚雷,但因當時魚雷性能太差,均沒有命中外(一枚被西京丸船首的浪花打偏航向,一枚從西京丸船底穿過),均沒有發射過魚雷;致遠艦沉沒的原因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致遠艦被一枚日艦的大口徑炮彈擊中舷側魚雷艙,引爆了存放在裏面的“黑頭”魚雷(德國“刷次考甫”磷銅魚雷),導致致遠沉沒。第二種觀點認為致遠艦水線處被大口徑炮彈擊中穿,鍋爐被擊中,導致鍋爐爆炸使致遠沉沒。

在這致遠艦沉沒地點是現今遼寧省東港市大鹿島西南16.9公里的海域,其實在近年國家已開始計劃打撈。其實最初致遠的主桅在低潮時仍露在海面上,後被當地漁民鋸掉變賣了,二戰期間日人亦曾打撈一些物件。有關致遠艦沉沒的原因一直認為是被魚雷擊沉,實際上當時中日雙方參戰艦艇中除了北洋海軍“福龍”號頭等出海魚雷艇為攻擊日本聯合艦隊西京丸巡洋代艦發射過3枚魚雷,但因當時魚雷性能太差,均沒有命中外(一枚擦西京丸左舷而過,一枚擦西京丸右舷而過,最後一枚打得很正,但因原廠對魚雷定深過深,結果從西京丸底穿過),均沒有發射過魚雷。

另外,對於致遠艦沉沒的原因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致遠艦被一枚日艦的大口徑炮彈擊中舷側魚雷艙,使存放在裏面的“黑頭”魚雷(德國磷銅魚雷)殉爆,導致致遠艦沉沒。第二種觀點認為致遠艦水線處被日軍大口徑炮彈擊穿,鍋爐被擊中,導致鍋爐爆炸使致遠沉沒。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清末著名文人高邕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光緒帝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師昭忠祠,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説:“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卹。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鄧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於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到了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訓練艦為世昌號國防動員艦,以示紀念。歷史延續至今甲午戰爭留給中華民族的創痛是刻骨銘心的,因為它是一道中國近代史的分界線,一道令炎黃子孫心頭流血並隱隱作痛的鞭痕。2015年年8月,國家文物局開始對“丹東一號”進行重點調查和打撈。經過一個多月的水下摸索,水下考古隊已打撈起一百多件文物。讓考古隊員沒有想到的是,一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為了破解“丹東一號”身份之謎的關鍵鐵證。考古隊員們對最新打撈上來的瓷盤碎片進行初步拼接,隨着圓形瓷盤的形狀被大體拼出來,盤子正中間一個並不明顯的圖案字樣出現在眼前。水下考古隊領隊周春水説,拿起來斜着光仔細看才能看見,中間就是“致遠”的繁體字。

正因為如此,即使一百多年過去了,仍然不能忘卻,大鹿島海域曾留下北洋艦隊和600多名將士的忠骨,懷念那伴隨大潮起落、驚濤昭示的壯烈。前面新聞報道中,也是由於考古人員的持續搜索,致遠艦更多文物出水,據考古人員透露,除了發現一些重要文物外,他們還在軍官艙附近找到了部分將士的遺骸,不過由於歷經時間久遠,這些遺骸大多已經殘缺不全。這些遺骸都是致遠艦上北洋將士的遺骨,找到這些遺骸,讓不少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感到欣慰。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進行挖掘,被找到的致遠艦將士遺骸被帶上岸後,將會進行妥善安葬。

目前考古隊已經和相關方面取得聯繫,更多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戰致遠艦將士墓”以及紀念碑供後人憑弔,同時讓這些將士的遺骸得到妥善處理。若是再次回顧歷史,這1894年9月17日,由鄧世昌指揮的北洋水師巡洋艦致遠號在戰鬥之初先試圖撞擊敵艦,終因艦體受傷過重而沉沒,艦上官兵幾乎全部與艦同沉,這是甲午戰爭中最大的一場海戰。全艦官兵用自己的熱血書寫了壯烈的歷史篇章。兩個甲子之前,中國黃海海域爆發了中日甲午大海戰,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動力戰艦的大規模戰役,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剜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