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制訂出來的

10月26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於“五年計劃”我們並不陌生。那麼,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來的呢?

揭祕: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制訂出來的

可以想象,那個時代竟然蘇聯是老大哥,那這個五年計劃自然也是從蘇聯那裏還來的。

新中國建立後,面臨極其嚴峻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建設一個現代化工業強國成了中國人最緊迫的任務,事關新生政權的生死存亡。為了使中國工業體系儘快成型,僅僅靠國民政府殘留的一些企業顯然是不夠的。

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後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隨着冷戰的逐漸展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兩個陣營不僅在政治制度與軍事實力上展開全方位競爭,還圍繞着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較量。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

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計劃實施期間,朝鮮戰爭的爆發加劇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依然沒有放棄顛覆大陸的企圖,中國周邊的戰爭威脅並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發展經濟、鞏固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成為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於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重建或者恢復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任務,對於大多數新興的原殖民地國家而言,加快工業化進程並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更是成為鞏固與維持政治獨立的經濟前提。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工業化的浪潮。

在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早在1949年6月,劉少奇率領中共代表團訪蘇時,就提到了邀請蘇聯技術專家來華的相關事宜,並帶回了200餘名蘇聯專家。然而對於全面鋪開的新中國經濟建設,編制“一五計劃”這樣的鴻篇鉅製,這些專家顯然不夠。

1952年,“一五計劃”的編制進入了第二個年頭。 8月,周恩來總理專程赴莫斯科與斯大林商談,要求增派專家800名,數量之多讓斯大林也感到為難。此外,中方還希望蘇聯提供各種工業標準和技術資料,用於“一五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於是,1950~1953年間,蘇聯專家帶來了大量科學文獻和技術資料,總重量達600噸。

在與斯大林的會晤中,周恩來還專門就“一五計劃”的編制請教了這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計劃”草案中規定工業總產值每年遞增20%太高了,應降到15%或14%。他還説,計劃不能訂得太滿,要留有後備力量,以應付意外困難。斯大林的這些意見得到了採納。

儘管各方為了儘快擬定 “一五計劃”傾注了大量心血,但這畢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加上受到朝鮮戰爭的影響,“一五計劃”雖幾經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終定稿,但中國經濟建設的腳步卻不能再等待,於是中國政府果斷地決定按預定時間表開始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一五計劃”進入邊實施邊編制的狀態。

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大地上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中國的五年計劃雖然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但它在中國崛起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併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