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高榮譽的勛章除蔣介石外 就傅作義獲得了

國光勛章是中華民國最高榮譽的軍職勛章。

民國最高榮譽的勛章除蔣介石外 就傅作義獲得了

此勛章於1937年11月8日製定,1938年2月20日施行,主要頒授予捍禦外侮、保衞國家的軍人。截至1949年10月為止僅有兩人(蔣介石、傅作義)獲得。由於獲得者罕見,對軍人來説實在高不可攀。

1940年4月17日,當蔣介石要把第二枚勛章頒發給傅作義的時候,他為啥要拒絕呢?

往返千餘里牽制日軍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榮河(今山西省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先後參加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中原大戰、綏遠抗戰、百靈廟戰役。抗日戰爭時期,曾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39年12月,日軍南犯長沙,為牽制和吸引華北日軍兵力於塞北,傅作義主動請戰,於19日夜,以35軍為主力,配以騎7師,長途奔襲敵之重要戰略據點——包頭。大同各地日軍調集重兵反撲。傅部完成牽制任務後撤回河套防區。此役往返行程近千里,歷時半月,殲滅包頭守敵兩個團及援敵300至400人,毀敵坦克4輛,汽車60餘輛。

擊斃300多日軍!

1940年春,日軍狂言“膺懲傅作義”,從平綏、同蒲沿線抽調三萬餘人,汽車千餘輛,由黑田重德師團長指揮,向綏西河套地區瘋狂進犯。

2月3日,侵佔五原。傅作義又趁敵主力東撤後,於3月20日夜率部對盤踞五原之敵發起猛攻,血戰兩晝夜,收復五原。此役擊斃水川一夫中將,大橋少佐等日軍300餘,全殲以桑原為首的特務機關,俘淺治慶太郎等50餘人,殲滅王英偽軍兩個師,獲戰利品甚多。

血戰中,傅部也遭到重大犧牲,有的連剩下不到10人,營、連、排長傷亡過半。至此,連續150余天的奇襲包頭、會戰綏西、收復五原三戰役,以五原大捷告終。五原大捷創國民黨戰區收復失地之先例。各黨派團體紛紛發電祝賀,各大報刊發表文章,交相稱讚。

接受第二枚國光勛章

國光勛章是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勛章之一,中心為威武鷹揚圖案,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有使國家前程遠大,國運昌隆,光芒四照之功勛。

此章於1937年11月8日修正《陸海空軍勛賞條例》所制定,並於1938年2月20日施行,為襟綬,有表,不分等級。

1940年4月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致電傅作義嘉勉併為請勛。1940年4月17日,國民政府繼蔣介石之後,將第二枚最高榮譽獎章“國光勛章”授予傅,但傅作義認為,“五原大捷乃所部全體官兵艱苦抗戰,奮勇抗戰的功績,個人不應領此勛獎”,而加以拒絕。

後來,經過眾多人的勸説,傅作義才接受下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