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和拜把子兄弟馮玉祥 為啥後來鬧翻了?

舊時中國,“拜把子”現象相當普遍,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沒有幾個拜把子弟兄怎麼混?蔣介石就很喜歡來這一手,一生當中,曾先後結交了幾十位“盟兄弟”,其數量之多,為近現代“大人物”中所鮮見。您可能不知道馮玉祥就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為啥後來兩人鬧翻了呢?

蔣介石和拜把子兄弟馮玉祥 為啥後來鬧翻了?

“倒戈將軍”馮玉祥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合肥市巢湖市),生於直隸青縣(今屬河北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稱號,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系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勛章、美國總統二戰銀質自由勛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勛章三大抗戰勛章獲得者。

1910年,馮被任命為陸軍第20鎮(師)第80標第三營管帶(營長)。

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參與發動灤州起義,失敗後被革職法辦,遞解保定。

1914年7月,馮玉祥任陸軍第7師第14旅旅長,率部在河南、陝西一帶參加鎮壓白朗起義軍。9月任陸軍第16混成旅旅長。

1915年奉令率部入川與護國軍作戰,暗中與蔡鍔聯絡,於次年3月議和停戰。1917年4月被免去第16混成旅旅長職。7月率舊部參加討伐張勛辮子軍有功,復任第16混成旅旅長。11月,孫中山舉起護法大旗,段祺瑞派馮玉祥所部第16混成旅開往福建,與孫中山麾下的護法軍作戰。馮玉祥深明大義,公開通電全國,主張罷兵息爭,南北議和。

1918年6月底,馮玉祥率部進駐湖南常德,被撤銷免職處分,11月任湘西鎮守使。

1921年率部入陝,8月任陸軍第11師師長,從屬直係軍閥,率其部隊入陝西,在陝西督軍閻相文自殺之後,接任陝西督軍,並以此地為地盤擴充,受到蘇聯大力支持壯大,其軍隊因此被稱為“西北軍”。1921年10月10日晉加陸軍上將銜。

1922年夏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率部出陝援直,擊敗河南督軍趙倜部,5月調任河南督軍。因受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排擠,10月被派為陸軍檢閲使,率所部駐防北京南苑,抓緊練兵。12月31日授予陸軍上將。

1923年曹錕、吳佩孚控制北洋政府後,馮玉祥在孫中山推動下,決心尋機推倒曹、吳軍閥統治。1923年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5月兼任西北邊防督辦。11月14日授將軍府上將軍。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任直方第三軍總司令,趁直、奉兩軍在石門寨、山海關等地激戰,接受張學良50萬銀元的賄賂, 率軍返回北京,發動北京政變,囚禁總統曹錕,推翻直系曹錕政府,驅逐清廢帝溥儀出宮。脱離北洋軍系,改編所部為“國民軍”,電請孫文北上。導致山海關一路的吳佩孚失敗,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但迫於形勢,又同反直系的軍閥張作霖、段祺瑞妥協,組成以段為臨時執政的北洋政府。

1924年孫中山提出了“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進行了北伐戰爭。馮玉祥將軍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積極參與和支持北伐。經劉伯堅倡導,在蘇聯顧問影響下,於1925年春末夏初,馮玉祥做出了向蘇聯派遣一批年輕的軍官留學的決定。在嚴格的挑選和考試,在軍官教導團300多名學員中,錄取5人。馮玉祥又從各個部隊親自主持考試挑選出48名學員,其中24名派往蘇聯 ,另外24名派往日本。

1925年春迫於奉、皖兩系軍閥的壓力,馮玉祥赴察哈爾張家口(今屬河北)就任西北邊防督辦,所部改稱西北邊防軍(簡稱西北軍)。8月任甘肅軍務督辦仍兼西北邊防督辦。在此期間,接受共產黨人和蘇聯專家幫助,建立各種軍事學校。1925年12月,命令部下張之江劫持並殺害曾收復外蒙的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徐樹錚。1926年1月在奉、直軍聯合進攻下被迫通電下野,旋赴蘇聯考察。8月中旬回國,迅即被廣州國民政府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不久,國民軍在南口敗退。危難之時,李大釗先後三次電請馮玉祥回國,希望他收拾殘局,整理舊部,配合南方的國民軍北伐。馮玉祥慨然接受李大釗的建議,提出:“進軍西北,解圍西安,出兵潼關,策應北伐”的戰略方針。

9月初,馮玉祥到達山西五原。國民軍的流散部隊,聽説馮玉祥回國,紛紛攜槍歸隊。馮在同於右任、鄧寶珊等人商量過之後,決定成立國民軍聯軍。同年9月17日,國民軍在五原城內舉行了誓師授旗典禮,馮玉祥宣佈成立國民軍聯軍總司令部,並就任聯軍總司令。參加典禮大會的有官兵萬餘人。誓師會上還舉行了易旗儀式,將五色旗更換為青天白日旗。馮玉祥當場宣佈:為表明國民軍忠於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決心出師北伐,國民軍全體將士加入中國國民黨;並鄭重地向全國發出誓師宣言。會後,馮玉祥、于右任扛着紅旗,率領全體官兵在五原街上游行。誓師大會後成立了國民軍聯軍總司令部,鹿鍾麟任總參謀長,劉伯堅任政治部副部長,聘請蘇聯顧問烏斯曼諾夫為政治軍事顧問。隨即率部參加北伐戰爭,出師甘、陝,11月解西安之圍。

五原誓師,在中國的大西北舉起了武裝討逆的火炬,對於剛從廣東開始的北伐戰爭,是一個有力的支持與配合。

蔣介石和馮玉祥結成拜把子兄弟

寧漢合流後,蔣介石於1927年8月13日被迫下野,南京羣龍無首,馮玉祥為張宗昌奉魯聯軍進犯所苦。於是,他於1927年8月14日、9月25日、12月1日再三呼籲迎蔣復職,並約閻錫山一起於12月11日擁蔣出山,還派出部下張之江等東渡日本迎蔣回國。

1928年1月9日,蔣介石通電馮玉祥、閻錫山等繼續行使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權。同時,馮玉祥大敗張宗昌,蔣介石再次專程從南京到河南與馮相會。在鄭州,兩人交換蘭譜,作了盟兄弟。蔣送馮的帖子上寫着“安危共仗,甘苦同嘗,海枯石爛,生死不渝”;馮回贈“結盟真意,是為主義,碎屍萬段,在所不計”。

從此,蔣給馮來電必稱 “馮總司令煥章兄”,馮去電必稱“蔣總司令介石我弟”,煞是親密。

打敗桂系後,蔣介石拉攏馮已沒有必要,於是命令部下搶在馮部到達48小時之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通電山東省主席孫良誠,不得在日軍撤出後接收濟南,隨後在山東聚集重兵,活生生從馮玉祥手裏搶了地盤。

山東事件,讓“結拜兄弟”公開決裂。於是有了5月19日馮部將領劉鬱芬、孫良誠等28人聯名通電“護黨救國”,要求蔣下野,並擁馮為“護黨救國西北路總司令”。另一方面,南京方面宣佈開除馮的黨籍和一切官職,下令緝拿軍辦。

正當這個關口,不願聽命西撤、放棄地盤的馮玉祥部下韓復榘突然離馮而去。他説服石友三和馬鴻逵等幾位高級將領一起投靠了蔣介石。三人帶走十餘萬精兵,約佔馮玉祥部的三分之一。不久,楊虎城也脱離而去。於是就有了馮玉祥1929年5月27日下野的通電。

抗戰後受到冷落

抗戰爭爆發後,任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第三戰區督導長官、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軍政部部長、軍政部陸海空軍撫卹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不久受蔣排擠離職,仍奔走於鄂、豫、湘、黔、川等省,積極從事抗日救國活動。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開的國民黨五大臨時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執常委,1939年11月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當選中執常委,1945年5月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中當選中執常委。

1946年9月以“特派考察水利專使”名義赴美,同時被強令退役。從1947年起,在美公開抨擊國共內戰和國民政府的獨裁,積極支持國內人民的民主運動,並以20年親身經歷,撰寫《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對蔣的專制獨裁統治作了大量批判。

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當選為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隨即發起組織民革駐美總分會籌備會。

他發表了《對被開除黨籍的聲明》,正式宣佈“同國民黨內民主派的同志們一起,為推翻蔣介石的獨裁製度,在中國實現和平與民主而奮鬥”。為了防範國民黨特務暗害,馮玉祥還預立遺囑,表示“要敢説,要敢作,要為人民受難,要為人民死”。

1948年7月31日,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在蘇聯駐美大使潘友新的幫助下,自美國回國乘“勝利”輪途經黑海在向敖德薩港(今屬烏克蘭)。

1948年9月1日行進途中因輪船失火與女兒馮曉達一起遇難,享年66歲。

裝殮馮玉祥屍體的靈柩後空運到莫斯科,按照元帥遺孀的願意,屍體已被火化。死者的幾名家眷、蘇軍和社會代表參加了葬禮,死者享受到了陣亡軍人的待遇。

馮玉祥的骨灰盒於1948年11月回到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