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要殺義帝 項羽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楚義帝熊心(?-公元前206年),羋姓,熊氏,名心。楚懷王熊槐之孫,楚頃襄王熊橫堂侄。秦末諸侯王之一。熊心本是楚國貴族,在楚國滅亡後,隱匿民間為人牧羊。後被項羽弒殺。項羽為什麼要殺義帝呢?

項羽為什麼要殺義帝 項羽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首先,義帝一開始就是作為傀儡被抬上寶座的。義帝名叫羋心,據史書説是真正的楚懷王羋槐的孫子,秦滅六國後,羋心從高貴的“王孫”位置上跌了下來,窮困潦倒成貧僱農了,流落在民間牧羊為生。如果不是項梁項羽叔侄抬舉,怕是一輩子也翻不過身了。秦末天下大亂,自陳勝吳廣肇始,天下羣雄蜂起。秦二世元年九月,原楚國大將之子項梁與其侄兒項羽在會籍起事,為增強號召力凝聚人心,項梁接受范增妙計,找到了流落民間的羋心,把“楚懷王”這個原本屬於爺爺的名頭安在了羋心頭上。一方面“楚懷王”的招牌比較響亮,老招牌對舊臣子還是很有些號召力的。

二來透露出羋心也是借用的意思,你不是真的“楚懷王”,“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就是一個重要佐證,你羋心雖被尊為楚懷王,但俺這個武信君卻不要你來封。項羽殺掉宋義後將領們有一句話“首立楚者,將軍家也”(《史記·項羽本紀》),便露出了端倪。待到項羽殺秦降王子嬰、火燒阿房宮後,便公然宣稱“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更是把一切説了個明明白白。《漢書·陳勝項籍傳》有同樣的記載,説得也更直白。

“懷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顓主約?”項羽同將領們溝通思想,説這三年來,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衝鋒陷陣滅了秦帝國的是咱哥兒們,羋心一點功勞也沒有,咱大夥兒把他名義上的地盤分了,都嚐嚐做王爺的滋味。“然身披堅執鋭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力也。懷王亡功,固當分其地王之”。“諸將皆曰‘善’”,這一片叫好聲充分説明了大夥兒根本沒把羋心當回事。

所以,義帝也就是楚懷王的傀儡身份是很明確的,毋庸置疑的。順着道學家的理兒説,殺傀儡和“弒君”應當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其次,義帝不願作傀儡並開始反傀儡行動。羋心這個人也不簡單,蘇東坡認為懷王是賢主,他是不願做傀儡的,而且很會利用機會。項梁活着的時候,羋心心有所懼,一直裝孫子作幌子,待到項梁戰敗身亡,他便馬上開始反傀儡行動了。一是趁機搶奪軍權。項梁在東阿、濮陽東、雝丘等一系列對秦戰役勝利後,開始驕傲輕敵,最終在定陶兵敗身亡。這時候懷王羋心既害怕秦軍殺將過來,又高興壓在頭上的一塊石頭搬掉了。也是老天幫忙,秦軍以為楚國被打趴下了,轉而去攻趙國。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史記·項羽本紀》,下同)。懷王羋心馬上行動起來,趁着項家軍失去主心骨的當口兒,剝奪了項羽的軍權,“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二是培植自己的力量。掌握軍權後,羋心馬上開始發帽子。先是任命同樣被奪了統兵權的呂臣擔任國防部長,呂臣的老爹為宰相,“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再保留一直在項家軍陰影籠罩下的劉邦的軍隊,作為制肘項羽的一支力量,“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最後把原本在軍隊中沒有根基的宋義擺上了統兵高位,“置義為上將軍”,“諸別將皆屬宋義”。

而戰功赫赫的項羽只得到了一頂“魯公”的榮譽待遇,並被安排在宋義手下當差,“項羽為魯公,為次將”,將項羽排斥在權力中心之外。三是處心積慮壓制項羽以防東山再起。舉一個小例子,《資治通鑑》記載,在把項羽壓在宋義手下當次將前,楚懷王與大家商量攻打秦王國根基----關中,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為項梁報仇心切的項羽自告奮勇領兵前往,羋心怎能放虎歸山?人事整頓後楚懷王身邊的老將們心領神會,紛紛發表反對意見,項羽這個人太殘暴,過去攻下襄城時把城中的人都坑殺精光了,不如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將領,把楚國的仁義理念向西播撒,秦王國那些受苦的老百姓一定會望風而歸。所以,千萬不能派項羽,只有讓劉邦那樣的寬厚長者去(老臉夠厚,愣是把與項羽一起做殺人放火勾當的劉邦描繪成救世主了),“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無侵暴,宜可下。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羋心自然順水推舟,不同意項羽攻打關中,派劉邦去掙這份天大的功勞。“懷王乃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以伐秦”。

其三,既然傀儡成了威脅項羽自然要殺掉義帝。面對楚懷王羋心咄咄逼人的奪權行徑,血氣方剛的項羽當然不甘心被自個家捧起來的傀儡摘了“桃子”。先是在安陽智殺宋義奪回軍權(見拙作《從鉅鹿戰役前奪取兵權看項羽之智》),懷王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把“上將軍”的名頭給了項羽。接着演出了以少勝多威震諸侯的“鉅鹿大捷”,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再統四十萬主力軍團進軍關中,老奸巨猾的劉邦忍着肚子痛拱手讓出了勝利果實。走完這“三部曲”,項羽手中兵強馬壯,當然不甘心再被羋心擺弄,派人告訴懷王自己已經佔領關中了,言下之義當然是該由我項羽來當這個“關中王”。可惜,羋心先生至此仍看不清形勢,還敢嘴硬要按照先前的約定封先入關的劉邦為王,感情就是找死。“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羽在説出那段“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的“大逆不道”的大實話之後,給了羋心一個空頭的“帝位”,“乃尊懷王為義帝”。又用“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的藉口把懷王趕到南方。而把羋心做懷王時大夥打下的地盤分了,讓各路諸侯和將軍都來過過作“王”的癮兒,“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並最終命人殺掉了義帝。

人説春秋無義戰,秦末何嘗不是如此!在那個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的年代,大家爭得都是個“位子”,並無所謂“義”字。爭位子當然靠實力,要看誰的拳頭硬。這種情形下,項羽要麼殺掉義帝,要麼會被義帝除掉,這就叫做“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