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教父”陳果夫之侄“藍二代”隱居北京?

紅爐磨坊”隱藏在北京亮馬橋一個小區內,雖然臨街,但仍然與馬路隔着一道柵欄,想要進去,得繞一段遠路。就像他的主人陳澤禎一樣,顯赫的身份就像是那一道柵欄,讓他看上去似近實遠。兜兜轉轉了大半生後,陳澤禎選擇落在北京,這個他從未曾想過的地方。

“國民黨教父”陳果夫之侄“藍二代”隱居北京?

這位看上去萌萌的“麪包老爹”,更像是個老憤青、老頑童,他喜歡和年輕的員工們開玩笑,叫他們“我的孩子們”,店員們也都不怕他,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出年輕時凌厲的影子,然而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他,他出身顯赫,其祖父是陳其美,兩位堂伯是人稱“國民黨教父”的陳立夫、陳果夫。2015年10月,他給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寫了一封公開信,聲明要支持一個“有信念”的國民黨。

1995年,陳澤禎接到一通來自中國大陸的電話,邀請他回大陸來看看。接到這通電話,陳澤禎很好奇,自從1949年和家人離家赴台之後,他半生從未再踏上故土。但當他真的回來,發現這片土地正在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化。

當時北京市的領導對他説,你別回美國去了,我們在北京近郊撥塊地給你,你就在這邊工作,怎麼樣?

陳澤禎一口回絕。“我説我不能,我是國民黨。”

那位領導勸他,“你這樣講不對,你要這樣想,你只要看中了哪一塊,我們把路搞好了,人也處理好了,電水都有了,就交給你。這是幫助繁榮國家而出一份力,沒有誰吃誰的飯這一説。”

條件如此豐厚,陳澤禎有點動心。在國外漂泊久了,他對國家更加懷有一種富國強民的夢想。但夢想歸夢想,他還有一層顧慮——這萬一傳出去,台灣日本那些朋友説,陳澤禎現在跟共產黨要了一塊地,多丟臉。

這一猶豫又是幾年過去了,2002年,陳澤禎最終決定把自己的麪包店開在大陸。

這一次,政府依然很重視。他想去哪裏,政府部門都出面聯絡,走哪兒都有人接待。除了北京,他還去考察過杭州。在杭州,他十分中意一棟位於老街區的老房子,年租金100萬人民幣的商鋪,政府願意出面,幫他把價位砍掉近一半。

但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把麪包店開在了亮馬橋的使館區一帶。漂泊了半輩子後,陳澤禎在昔日“敵對陣營”的心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大陸很多人服務意識並不強,與人打交道態度很差,陳澤禎隔三差五就會跟人掐起來,大陸的朋友勸他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陳澤禎不同意,“你以為台灣當年很好嗎?一點一點事都是我們做出來的,我就是要一般見識,因為你的檔次在那裏,更要去一般見識,為什麼?我改好一點是一點,我就天天吵都可以,這就是存在感。”

然而這種執拗並非次次都靈,有政府部門也曾找過他,希望能從他這裏取得一些經驗,並向他保證,他的意見一定會傳達給高層領導,然而等他提完意見之後,在對方看來,他多少有點“不接地氣”,一次之後,便再也沒有登門。

就在去年,他還跟食品藥品監督局擰了起來。原因是食藥局出了新規定,烘焙企業的生產車間不得小於若干平方米,而他的車間不夠大。2014年底,他的麪包店被停發了企業食品生產許可。他寫了申訴書,交給統戰部門,對方又轉交給北京市食藥部門。後者非常禮貌地駁回了他的所有訴求。

“他們現在不給我們QS(企業食品生產許可),我們12年來照中國法律都完全合規。”陳澤禎自認為在技術上,比食藥局更有發言權來評價合規的標準。在過去幾年裏,他連續三次應邀去日本,擔任日本的西點選拔賽決賽的評委。然而現在,回到大陸13年後,這位國民黨大佬的後人,曾經備受禮遇的台胞,也不得不無奈又憤怒地面對“我們隨時都可能倒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