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幕後策劃人是誰?

一個皇帝死後,即位的皇帝要給前任編寫傳記,這種官修史書稱為《實錄》。因此,太祖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就給哥哥編修了一本傳記,史稱《太祖實錄》。

誰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幕後策劃人是誰?

史料記載,在修完這本傳記後,因為對這本《太祖實錄》不滿意,趙光義一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編纂,除了增加“金匱之盟”這種嶄新的內容外,這個修改過程更是曠日持久。從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開始修改,一直到他的兒子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這本書籍才最終修訂完成。

宋朝編纂的《太祖實錄》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太宗時期的原始版本,叫作《舊錄》;另一個版本,是三次修改後的版本,叫作《新錄》。

那麼,這裏問題來了,既然有“金匱之盟”這件事情,且還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舊錄》裏沒有這個內容,反而還需要《新錄》來增加呢?

這個問題,不説自明。

可惜的是,由於戰亂不斷,如今《舊錄》《新錄》全都失傳了,我們已經看不見了,但是幸運的是,宋朝的史學家李燾看見了,他還把這兩個版本的歷史文獻全都記錄到了自己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裏。

在《續資治通鑑長編》記錄裏,我們終於明白了,為了迎合聖意,負責編纂《新錄》的史學家們,他們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對原有的《舊錄》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改和掩蓋。

現在,就讓我們參考《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錄,來還原那段“趙光義修書”的歷史。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在“斧聲燭影”中神祕逝世,雖然死因不明,但是記錄趙匡胤一生的《太祖實錄》的編纂工作,卻被提上了日程安排,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了。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趙光義命令翰林大學士李昉、扈蒙等修編《太祖實錄》,收集當時的所有史學集料,並對那些“不符合當時歷史”的文獻予以銷燬,絕不保存。

所以,當時記錄那段歷史的原始文獻,就全都被趙光義銷燬了。

然而,即便把歷史“修改”成了這樣,趙光義對這次編纂的書籍,還是非常不滿意。

淳化五年(994年),趙光義對宰相們説道:“太祖朝的事情,這才剛過去幾天呀,你們看看《實錄》中的記載,又粗糙,又簡略,該寫的沒有寫,該記的沒有記,還是讓史官們重新編纂吧。”

隨後,趙光義潤了潤喉嚨“語重心長”地説道:

“太祖是承受天命,最後登基稱帝,這可不是耍陰謀、玩詭計的結果。他也不是曹操、司馬懿那類天天處心積慮、就想篡奪皇位的奸雄,而且太祖對周室忠心耿耿,這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咱們不能這麼寫歷史。”

“特別是‘陳橋兵變’這件事情,更不能如此草率記錄,應該好好收集資料,重新增補完整。”

俗話説“聽鑼聽聲、聽話聽音”,趙光義的這番話,雖然表面上是説文獻太少,資料不全,但實際上,傻子都知道他意欲何為!

“我哥哥順應天命,登上皇帝寶座這樣的大事,怎麼能少了我?這個裏面,怎麼能沒有我的功勞?”

這,才是趙光義的真正心聲。

前面介紹了,由於史料匱乏,《舊錄》《新錄》的丟失,當時《太祖實錄》如何記載的陳橋兵變這件事,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以今日所見之文獻,最早記錄“陳橋兵變”這件事情的文獻,是司馬光的《涑水紀聞》。

在司馬光這本史學筆記中,關於陳橋兵變的故事,我們在第一卷裏面,已經詳細闡述過了,這裏不再多言,我們唯一知道的是:

在《涑水紀聞》的記錄裏,“陳橋兵變”時確實出現了趙光義的影子,只是不太重要而已,趙光義僅僅就一場戲,也就四個字:入白太祖。

結合上下文,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説:

當年,大軍在陳橋驛駐紮時,所有將士譁變,大家準備造反,擁護趙匡胤為皇帝。第二天黎明時,這些將士衝到了趙匡胤的營帳門口,把當時的門衞趙光義嚇了一跳,他立刻“入白太祖”,就是進入了太祖的營帳,把士兵譁變的事情告訴哥哥,請他趕緊思考對策。

可見,在這段史料記載中,趙光義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小角色,這讓人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根據王禹偁的《建隆遺事》記載,更是能讓趙光義憤怒得七竅生煙!

原來,這本文獻是這樣記載的:

陳橋兵變那一天,趙光義根本就沒有隨軍出發,他只是在開封留守,正陪着自己的母親杜太后。後來,當聽説自己的哥哥黃袍加身後,趙光義立刻騎上一匹馬,出城迎接自己的哥哥去了。

上初自陳橋即帝位,進兵入城,人先報曰:“點檢已作天子歸矣!”時後寢未興,聞報,安卧不答,晉王輩皆驚躍奔走出迎。

——《邵氏聞見錄》卷七引《建隆遺事》

可見,如果這段史料記載是真的。趙光義壓根就沒有參與“陳橋兵變”,他也跟這件事情沒有一丁點關係。

那麼,這裏就要分析一下了,這本《建隆遺事》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書?它所記錄的事情,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據史料記載,《建隆遺事》的作者叫王禹偁,生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卒於鹹平四年(1001年),死時年僅48歲。

可見,這是一個出生於後周、成長於太祖朝、成名於太宗朝、卒於真宗朝的人,王禹偁親眼見證了這段所有的歷史。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此人的可信度。

此外,根據史料記載,在第三次編寫《太祖實錄》的過程中,由於沒有領會到領導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秉筆直書的傳統,結果王禹偁被冠以“背後非議、誹謗領導”的罪名,被貶到黃州去了。

在被貶期間,王禹偁憤然持筆,他書寫了《建隆遺事》這本書籍,最初名為《篋中記》。“篋”指的是箱子;“篋中記”的意思就是箱子裏的書,暗指難登大雅之堂的事。

由於這本書是專門記錄太祖朝的,所以後人就取了太祖的第一個年號“建隆”,稱這本書為《建隆遺事》了。

對於這本書的內容,以及自己寫此書的目的,王禹偁在自己的《敍》中,説得非常直白:

“太祖英明神武,曠世無雙,自受命以來,勵精圖治,國家欣欣向榮,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這些也是我王禹偁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但是,現在有些史官在編纂歷史時,他們多有忌諱,不敢真實記載,最近聖上又在大規模修改《太祖實錄》,我怕這樣長久下去,很多事情就會不為人知,不會流傳於後世了,所以我把這些事情整理了出來,一共十幾件事情,也算是為歷史做了一份貢獻了。”

可見,王禹偁在這個《敍》中的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比較可惜的是,對於這麼一本禁書,政府是不可能不理不睬的,沒過多久,這本書就被徹底銷燬。

那麼,對於這本已經亡佚的《建隆遺事》,它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據當代宋朝研究者的考證,雖然《建隆遺事》這本書已經失傳了,但是,其他書籍還是引用了不少《建隆遺事》的故事,一共有十一件之多。現代史學家們對這十一件事情進行了詳細的考證,最後得到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建隆遺事》上面介紹的內容,大體是可信的,或者更接近於當時的事實。

——顧宏義《王禹偁考》

所以,按照王禹偁的説法,趙光義壓根就沒有參與陳橋兵變,他甚至都沒有隨軍出征。因此這件事情裏,也沒有他一丁點的政績。

退一萬步説,即使趙光義參與了陳橋兵變,其作用也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大。

因此,如果王禹偁記錄的是真的,咱們就能理解趙光義此時此刻的心情了。

這個心情,才是趙光義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太祖實錄》的真正原因。

那麼,對於這位皇帝而言,他要如何篡改“陳橋兵變”這段歷史,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