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524萬的蔣介石 為何在三年內會喪失家底

説到國共關係真是錯綜複雜,從孫中山時期開始,兩黨就已經開始進行合作。但在此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裏,兩黨關係一直是撲朔迷離。在抗戰期間,雖然攜起手來槍口一直對外,但各自都不放心對方。到了1945年抗戰勝利時,更是上演了搶佔佔領區的情況。1946年,蔣介石主動挑起了內戰。當時蔣介石的兵力超過524萬,但是就這擁有如此雄厚實力的蔣介石,為什麼會在三年的時間裏喪失所有的家底。

擁兵524萬的蔣介石 為何在三年內會喪失家底

一、蔣介石的總兵力高達524萬,並且得到了大量的美國援助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之後,國民政府進行了裁軍。客觀的説當時雙方沒有料到內戰的爆發,蔣介石的部隊被削減了將近100萬。但到了1946年年初,戰爭的火藥味已經十分濃厚,國民政府方面又立刻開始擴軍備戰。截止內戰爆發時,蔣介石擁有280個師的兵力,總兵力達到了420萬人。當時國民政府的軍隊體制嚴重臃腫,在軍隊工作的文職人員超過了80萬。除此之外還有將近15萬的軍校學員,這批人都是種子。把所有穿軍服的人進行總和之後,蔣介石的部隊總是竟然達到了524萬。這個數字還不包括40多萬剛剛投降的偽軍和各地被招安的土匪武裝,這個數字是真實的,絕非可以誇大解放軍的戰鬥力。

與蔣介石的大軍相比,解放軍的實力要差很多,當時解放軍野戰部隊和那些成建制的部隊加在一起也只有125萬。不過如果加上游擊隊和民兵,那這個數字將會大大提高。從當時國民政府方面的軍工生產能力來看,它全面由於解放軍。國民黨方面擁有20多座大型兵工廠,可以生產輕型火炮和各種槍械。美國在1948年之前,援助了蔣介石大量的武器裝備。在抗戰勝利以後,國民黨方面還接受了將近100萬的日軍武器。與國民黨軍方面相比,解放軍就差得多了。當時解放軍方面一共擁有66座小兵工廠,只能生產迫擊炮和步槍。至於輕重機槍和其他火炮只能依靠戰場繳獲。所以在內戰爆發時,從美國顧問到國民黨軍將領都認為自己穩操勝券。

二、兩軍的教育水平差異很大,解放軍處於明顯的優勢

武器雖然是戰爭的重要因素,打算最關鍵的還是人。國民黨軍隊的將領基本上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中立各不相同。有自己內部培養的黃埔生,也有從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學成歸來的海歸派。但大部分將領都出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課本嚴重脱離實際。國外軍隊的機械化水平和火力打擊能力比中國軍隊強得多,很多將領在指揮作戰時出現了生拉硬套的情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很多將領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自己的指揮完全符合邏輯,但是軍隊的水平根本上。被蔣介石基於厚望的五大主力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這個問題,新5軍在戰爭中過分教條,最後被解放軍包圍,以至於全軍覆沒。

與國民黨軍相比,解放軍將領的水化水平要低得多。除了林彪等少數幾個受過正規的軍校教育之外,幾乎在特沒有拿的出手將領,很多將領甚至是文盲。但解放軍的學習能力太強,在一戰戰役中吃虧以後,立刻就會開始尋找破解的辦法。在戰術指揮方面。林彪為全軍基層軍官設計了非常實用的戰術原則。很多營連排級軍官依照這套原則,完成了很多小型規模的戰鬥。由於解放軍相比比較弱小,因此需要一點點的積累勝利。而蔣介石的優勢被解放軍一點點的消滅,內戰爆發一年之後,也就是1957年,蔣介石已經基本喪失了繼續進攻的信心。國民黨軍雖然佔領了一些城鎮,但是機動兵力越來越少。兵力過分分散之後,很多部隊被解放軍各個擊破。

三、國民黨軍派系林立,見死不救的情況比比皆是

在解放戰爭結束以後,國外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客觀的評價:“100多萬解放軍與100多萬蔣介石嫡系部隊的較量,其餘300萬是看熱鬧的。”認真的説,孟良崮戰役、山東戰役以及四大戰役(遼瀋、淮海、平津、渡江)的失敗都和見死不救的派系偏見有關。李宗仁、傅作義、閻錫山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出工不出力,那些新徵集的軍隊戰鬥力十分有限,蔣介石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100多萬嫡系。淮海戰役堪稱兩大集團的大決戰,蔣介石打算調傅作義南下增援。但是傅作義直到被解放軍大合圍,也沒有前進一步。在渡江戰役期間,湯恩伯和白崇禧相互拆台,也是解放軍能夠順利渡江的原因之一。在三年的時間裏,蔣介石在戰略和戰鬥上都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再加上國民黨嚴重的腐敗、民心盡失。最終蔣介石輸掉了自己的家底,只能撤往最後的根據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