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戰中黎元洪跳海殉國不成反被判刑

黎元洪這個名字絲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黃陂人氏,耕讀世家,人稱“黎黃陂”。他曾經被定位為“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的大壞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孫後代這樣評價他的話,他一定會哭天搶地大聲叫冤,那麼他到底冤不冤呢?

甲午之戰中黎元洪跳海殉國不成反被判刑

西方人有云: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如果擱在黎元洪的腦殼上,是完全符合的。細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與人為善、木頭木腦,這種性格擱在爭權奪利的大民國時代,註定了是個背黑鍋的料。

黎元洪背的第一口黑鍋,歷史上赫赫有名:甲午之鍋。

話説黎元洪原本是耕讀世家出身,因為朝廷實行新軍制,到處設免費學校讓窮孩子讀書,於是黎元洪入北洋學堂,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後,分配到了廣州水師的“廣甲號”上,做了一名小小的把總。按理來説,黎元洪人在廣州水師,行將爆發的甲午海戰,是日本水師對北洋水師,不應該讓黎元洪來背這口黑鍋。可偏巧廣甲號奉命給北洋送給養,到了地方正趕上海戰爆發,於是北洋下令:那誰,那個廣甲號,你先別回去了,先來參加海戰,等打完了仗再回家吃飯也不遲。

於是黎元洪就稀裏糊塗地上了戰場,等到兩軍對壘,雙方火力交換的時候,北洋水師將自己的戰艦一字排開,讓廣甲號吸引日本戰艦的炮火,當時廣甲號的管帶吳敬榮就火了,立即吩咐開船走人,這仗,咱們不跟着摻和了。

廣甲號不戰而走,逃到了大連海域卻觸了礁。於是管帶吳敬榮就命令道:那個誰,把總黎元洪,我命令你守住戰船,船在人在,船亡人亡,本官先上救生艇,到岸上去休息休息再説。

管帶吳敬榮走了,留下黎元洪獨守孤船。這時候日本人的戰艦衝了過來,廣甲號上的火力明顯不支。於是黎元洪就和部屬們商量説:兄弟們啊,是我們報國的時候了,這時候咱們打是打不過了,投降想也不要想,來,大家操傢伙把船鑿沉吧,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廣甲號落到日本人的手中。於是大家冒着日軍的炮火鑿船,然後士兵們紛紛投海自殺。

臨跳海前,黎元洪擺了個大pose,曰:士有蹈海而死,此之謂也。然後一頭扎進了冰冷的海水中。

捐軀報國,志士蹈海,本來是蠻壯烈的事兒,可不曾想這時候來了一個大浪,將溺昏過去的黎元洪,一直送到了岸上。醒來後正趕上朝廷追究戰敗的責任,北洋水師或戰死或被俘,只有黎元洪老兄莫名其妙回來了,沒辦法,那就讓黎元洪承擔戰敗的責任好了。

法庭一審判決黎元洪服刑半年。

半年之後,黎元洪蓬頭垢面地出了大牢,捂着餓得乾癟的肚皮想:好餓啊,去哪裏弄吃的呢?聽説兩湖總督張之洞素有賢名,招賢納士,江湖人稱“張香帥”,只要你懂英語會開根號會解微積分,到他那裏就有飯吃,要不我去張之洞那裏碰碰運氣?

到了地方,正巧張之洞剛剛從日本買了艘兵輪,船號“楚泰”。張之洞搖搖擺擺,帶着手下幕僚登船,親自驗看。眾人登船之後,兵輪駛入湖中,正行之際,高天上忽然驚雷大作,兵輪搖搖晃晃,竟然眼看就要沉沒,於眾人的驚恐呼救聲中,忽有一人衝入駕駛台,單手掌舵,操船如走馬,就見兵輪於驚濤之中劃出一道白線,竟駛出了險域。張之洞大喜之下,細看掌舵那人,原來是甲午敗軍之將黎元洪。

當時張之洞一看是黎元洪,心裏想:小黎這個孩子不錯呀,挺能幹的,要不要我替這個孩子找點好玩的事兒幹呢?

此念一起,黎元洪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此後註定了他將辛苦栽培出辛亥革命之果,並莫名其妙地揹負上篡奪革命勝利果實之黑鍋。

這個結局,誰也無法改變。

因為歷史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