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史書為何不稱武則天為武皇而為武后?

如今,“武則天”已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稱謂。但縱觀史書記載及民間傳説,完全可以斷定,武則天在世時,並不知道自己叫“武則天”。“武則天”的稱謂,其實僅僅是近百年的事。

揭祕史書為何不稱武則天為武皇而為武后?

武則天自己説過:“幷州,朕之枌榆。”“幷州”,今山西;“枌榆”,即故鄉。

我出生于山西文水南徐村。南徐村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里。從小就聽老一輩人説,武則天小時只有乳名,沒有大名。因為,那時“男尊女卑”,女子沒有名。她母親楊氏生育了3個女兒,武則天排行老二,故小名就叫“二囡”。

揭祕武則天為什麼不稱為武皇帝而為武后(組圖)武則天14歲入宮。太宗見其貌美而多才,便封號“才人”,賜號“媚”。在宮內,人稱“武媚”。太宗駕崩 後,武媚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法號“明空”。

高宗繼位,武則天覆召二次入宮,封為“昭儀”,進號“宸妃”。立為皇后後,參與朝政。高宗駕崩,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當政時,改革創新,剷除時弊,政績顯赫。她還別出心裁地新創19個文字,當頭的一個字為“曌”。她對“曌”字情有獨 鍾,寓意日月當空,永世普照。她做尼姑時,法號即為“明空”。於是,武則天便以“曌”字為自己命名,自稱“武曌”。從此,武則天便有了正式的名字:“武 曌”。

公元705年,中宗復位。武則天去帝。武則天死後,尊號為“則天聖母”。這便是“則天”二字的最早出處。因為,當年武則天是在則天門上頒令改唐為周的。“則天”二字,有效法於天帝法則之意。

如今的文水縣南徐村還建有“則天聖母廟”。此廟歷經千年,香火很盛。

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編撰《則天實錄》一書時,書面中正式始用“則天”二字。在以後長達千餘年的封建時代,“男尊女卑”觀念一直盛行,所有史書都不稱武則天為武皇,而稱其為武后。因為,封建社會認為女人當政是“牝雞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