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壯烈犧牲前寫的血淚家書!

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一首《春望》詩,其中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明代詩人袁凱在《京師得家書》一詩中也説:“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家書,就是人在外地時,給家庭親人寫的書信。中國著名的有《傅雷家書》、《曾文正公家書》、《留德家書》,外國著名的有《莫扎特家書》、《盧蒙巴家書》等。但是,這裏説的不是這些著名的家書,而是一位抗日女英雄一封血淚家書。這位抗日女英雄就是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的趙一曼。

揭祕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壯烈犧牲前寫的血淚家書!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1935年,趙一曼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於1936年8月不幸被捕,不久慷慨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若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

從這首詩不難看出趙一曼矢志抗日、視死如歸、甘灑熱血、報效祖國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對革命事業必將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這首詩也體現了這位抗日女英雄高瞻遠矚的卓然見識和浪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全詩激情橫溢,語意慷慨。氣勢如虹,激越高昂的陽剛之美躍然於詩中的字裏行間。那種雄壯奔放的格調,樂觀積極的態度,膽魄過人的勇氣,炙熱如火的愛國主義激情,無不讓今天的人們對這位抗日女英雄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1905年10月27日,趙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賓縣北部白楊嘴村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少女時代的她“氣質高雅,清純美麗,天生喜歡樸素的生活,嗜書如命”。父親李鴻緒,曾花錢捐了個“監生”的功名,後自學中醫,為鄉里看病。母親蘭明福,操持家務。1924年,時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的大姐夫鄭佑之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2月28日,21歲的趙一曼考入宜賓女子中學。在讀書期間,她被選為女中學生會常委兼交際股股長、宜賓婦聯常委會主席。這年夏天,宜賓特別支部成立時,她便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同時擔任宜賓婦聯和學聯的黨團書記。

5月30日,迎來了“五卅運動”一週年紀念日,也迎來了抵制洋貨的新高潮。趙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組織黨團員在學生中宣傳,抵制英國煤油輪船靠攏宜賓碼頭,學生們遭到了武裝鎮壓,由此引發了全城罷工、罷市、罷課。1926年10月,趙一曼考進武漢黃埔軍校。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4月,趙一曼與黃埔學員的湖南人士陳達邦結婚。

不久,由於國內急需做地下工作的優秀幹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已有5個月身孕的趙一曼毅然告別丈夫回國,被黨中央派到宜昌從事地下工作。她在宜昌生下一個男孩,取名趙掖賢,乳名“寧兒”。在此後的幾年裏,她帶着兒子從宜昌到南昌,再從南昌到九江,又從九江到上海,歷盡千辛萬苦。特別是前往上海找黨組織的途中,身無分文的她,揹着“寧兒”一路討飯,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她曾在兒子的脖子上套一個草圈假裝沿街叫賣孩子。

1931年,東北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東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趙一曼主動要求到東北工作,得到黨組織的批准。臨行前,她將“寧兒”送到武漢陳達邦的哥哥陳岳雲、周菊芳夫婦的家裏,然後硬着心腸流着淚離開了向她撲來的兒子,隻身前往東北投入抗日前線。趙一曼奉命調到東北,在瀋陽一家工廠中領導工人開展鬥爭。翌年,趙一曼任滿洲總工會祕書,組織部長。不久,趙一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參加領導了哈爾濱電車工人反日罷工鬥爭。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即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5年秋天,趙一曼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羣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而當地戰士們則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日偽報紙也驚歎的這位“紅槍白馬”的女子。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敵人的監獄中,日軍對趙一曼動用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但是,趙一曼始終是忍着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始終不肯屈服,就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然而,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箇中國人頑強不屈、視死如歸的決心和意志。雖然幾次痛疼得昏了過去,但她仍然堅貞不屈地説:“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

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僱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兩天後,趙一曼在奔往抗日遊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窟。趙一曼被押回哈爾濱後,日軍對她動用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所有慘無人道的酷刑。但趙一曼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並不吐露半句真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8月1日,日軍將趙一曼押往珠河。第二天,日軍將她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此時,趙一曼慷慨赴難,視死如歸。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講嗎?”趙一曼昂然地説:“為抗日鬥爭而死是光榮的!”日軍軍官惱羞成怒,向那幾個軍警猛一揮手,一排罪惡的子彈便射進趙一曼的胸膛。就這樣,趙一曼犧牲於珠河縣,即今天的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曾飽含熱淚給兒子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道:“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這是抗日女英雄讓人熱血沸騰的血淚家書,也是趙一曼對兒子長大成人之後要繼承母親遺志投入抗日鬥爭的諄諄遺囑。

趙一曼英勇就義後,日偽軍用一塊毛毯將烈士的遺體包裹之後抬到山上,倒上汽油將英雄的遺體燒掉。趙一曼烈士屍骨未存,也沒有墳墓。很多年以後,人們在她的犧牲地為這位民族英雄塑像立碑。如今,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趙一曼給予了高度評價。朱德題詞“革命烈士趙一曼永垂不朽!”

董必武為趙一曼賦詩:“革命潮聲雜鼓鼙,宜賓兒女動深閨。焉能照舊營生活?奮起從軍弁易笄。北伐旗開勝未終,叛徒決策反工農。招來日寇山東阻,民族危機迫再逢。北去南來黨命御,不因負病卸仔肩。工農解放須參與,抗日矛頭應在先。抗倭未勝竟成俘,不屈嚴刑罵寇仇。自是中華好兒女,珠河血跡史千秋。”

陳毅為趙一曼寫下了六言詩:“生為人民幹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

2005年7月7日,在《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型主題展覽》中,有700多件抗日戰爭時期的珍貴文物與世人見面。其中,就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就義時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手稿,可謂是字字千鈞,句句血淚。慈母情懷,催人淚下;悲壯豪情,激勵後人!趙一曼在就義時寫給兒子的血淚家書,讓無數參觀者感懷至深,不禁淚水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