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司馬遷故鄉是在哪裏呢

在《史記》中有司馬遷的自序,裏面稱“遷生龍門”,具體是左馮翊夏陽,也就是今天沙溪韓城西南靠龍門這一代。所謂的龍門就是龍門山,這裏人傑地靈,非常的有名氣。相傳,大禹曾在龍門山一帶開山治水,而且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所以司馬遷的家剛好在黃河和龍門山之間。龍門山一帶山清水秀,有非常多的名勝古蹟,所以司馬遷從小除了能看到這些美景和名勝古蹟之外,還能夠在這裏聽到許多歷史的傳説和故事。

文學家司馬遷故鄉是在哪裏呢

司馬遷故鄉韓城

而且司馬遷的祠墓也在這一代,西晉年間,夏陽的太守殷濟非常敬佩司馬遷,讀了司馬遷的文章,對他的功績非常的讚賞。於是就在這一帶為司馬遷建造祠堂,建造祠堂之後有祠無墓也是個遺憾,所以又為司馬遷立了一個衣冠冢,也算是讓司馬遷回歸故里了。

韓城是司馬遷的故鄉,而且歷史上記載,在這裏也一直都有祭祀司馬遷的傳統。到了2005年,有了更大規模、更正式的祭祀活動。有這樣的祭祀活動的出現,也表明司馬遷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是越來越重了,人們對於司馬遷的貢獻也都心懷感恩,對於司馬遷的遭遇也表悲憤,更重要的是,司馬遷堅持不懈、以理想和責任為己任,完成鉅著的精神是世世代代中華兒女都需要學習的。

現在走進韓城不久,遊客們就看見山腰上“史記韓城,風追司馬”八個大字,司馬遷大抵是沒有白受那份罪。

司馬遷之心路人皆知

很多人都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馬遷之心,又何嘗不是?只是司馬昭是王朝篡位的是野心,而司馬遷之心是,人人都能體會到的持久恆心、堅忍決心和嚴謹細心。

司馬遷雕塑

司馬遷的心臟只有一個,但人就是這樣奇怪,只是一個脆弱的心臟卻能變化出無數的精神動力。他二十歲時走訪全國各地,大禹治水的地方,屈原投江的地方,孔子講課的地方,項王自刎的地方。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他一路上風雨兼程。最後影視用十三年時間寫下五十二萬字,講述着三千年的歷史,此司馬遷之心為持久恆心。司馬遷為了真實史料遍訪全國,並且在當地仔細詢問老者,認真記錄史實。對於所蒐集的歷史通過層層篩選,凡是有疑點的資料皆不錄用,此司馬遷之心為嚴謹細心。

當全朝上下都在對投降匈奴的李陵口誅筆伐時,耿直的他站在客觀角度,為與自己關係僅是泛泛之交的李陵説話,去不曾想被大怒的漢武帝收監入獄,並對他處以宮刑。原本想一死了之的司馬遷為了史記堅持下來,以文王孔尼左丘孫臏等賢能激勵自己,最後再忍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摺磨下完成了史家絕唱《史記》。此司馬遷之心為堅忍決心。司馬遷用這三顆心去完成歷史的總結,我學習司馬遷之心,完成對司馬遷的歸納,雖不敢説司馬遷之心全部包含在內,但這三顆心必然在內,如果説真的忘掉什麼,我覺得應該是一腔熱血不得志的傷心吧。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讀後感

歷史上有那麼多人留下了濃墨重彩,後世的人們喜好對這些偉人的分析,後來的《三國演義》可以説是分析的最為成功,但這並不是建立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

司馬遷畫像

就好比聽相聲,你明知道知道上面是在瞎扯,但你就是喜歡聽。與其如此分析,倒不如分析真實的人物性格,最讓後人佩服其堅忍的司馬遷最值得讓人分析。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可以説是獨樹一幟,因為他的特殊經歷讓他格外偉大。

在人格上司馬遷是堅強的代名詞,在風格上司馬遷是務實代表人。下面結合兩點來分析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

在編撰史記的過程中司馬遷求真務實,從二十歲開始就遊歷全國各地,收集歷史材料,慎重挑選,辨明真偽,方有一絲懷疑的的地方都不會收錄其中。就在史記編寫到一半時,天降橫禍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這對男人來時是莫大的屈辱。忍受着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他依然堅強的將《史記》編撰完成,前後共花費13年時間,歷史記載更是超過3000年之長久。這樣的事蹟是對司馬遷人格與風格最有利的分析。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絕對是歷史少有的,若人格上不堅強,誰能13年只為寫一本書,誰能在忍受宮刑後繼續前行?如果風格上不務實,誰能風餐露宿13年遍訪各個歷史發生地點?若真是隨意寫,那豈不會胡扯個3000年?最後的定論,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就是堅強和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