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北伐?為何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漢中大會諸將,準備出兵北伐曹魏,期間大將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大意是諸葛亮率主力,從斜谷向關中進軍,而魏延率精兵1萬,從山勢險峻,但路程較近的子午谷出發,從而偷襲長安,與主力一道奪取關中。但被諸葛亮所拒絕,後人一般人都認為諸葛亮是因過於謹慎,才拒絕魏延的提議。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那麼諸葛亮為何不採納子午谷奇謀?他北伐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

諸葛亮為何北伐?為何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提出北伐是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但其實這僅僅是政治口號而已。自從丟掉荊州之後,三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非常明顯,曹魏的人口總數在682.4萬人左右,而且佔據整個北方,蜀漢僅有人口100萬左右,僅有佔有益州。諸葛亮已經很明顯的看清了這一點,他在《後出師表》中寫到“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那麼如何才能”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呢?此時曹魏雖然潛力巨大,但其的實力尚未完全恢復,經濟依然凋敝,因此擺在諸葛亮面前的只有北伐一條路!所以他的北伐,實際上是以戰求生!通過不斷的對曹魏發起戰爭,來削弱、蠶食其實力,擾亂其經濟的恢復,為蜀漢政權求得生存的空間與時間!

既然諸葛亮想通過北伐來擴展生存空間,那麼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不正是奪取關中的良策麼?諸葛亮非常清楚雙方的實力,他北伐的兵力最多隻有10萬人,而曹魏在關中地區設有重兵,曹魏以曹真為雍、涼都督,總轄該地區的兵力,另外又設置關中都督,以夏侯楙率軍坐鎮長安,據估計曹魏在關中一帶的總兵力多達20萬。

諸葛亮如果採納”子午谷奇謀“,無異於與曹魏在關中平原展開決戰。以10萬攻擊20萬,以步兵攻打騎兵,長途奔襲、補給不足的蜀軍能有多少勝算?如果輸了,蜀漢無疑提前選擇了滅亡,縱然贏了,曹魏依然擁有幾十萬大軍,而蜀漢還有多少後備兵源可用呢?所以不是諸葛亮謹慎,而是他不能與曹魏決戰,因為他不能輸,也輸不起。

那諸葛亮還北伐幹嘛?其實諸葛亮北伐的目標不是關中,而是西北的涼州,這一點從他北伐的路線就能看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直取隴右,一下子奪取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魏朝野震驚。面對曹魏援軍,如果此時的諸葛亮能夠切斷關中通往隴右的通道一個月,他就可以佔領整個涼州。

但可惜諸葛亮選錯了人,他沒有安排大將魏延,而是派馬謖鎮守街亭。結果街亭之戰蜀軍慘敗於魏將張合,諸葛亮被迫撤退,第一次北伐最終失利。在以後的數次北伐作戰,諸葛亮依然以切斷關隴通道,奪取隴右為作戰目的,而非進攻關中平原。但蜀漢實力實在太弱,加上連年征戰,經濟凋敝,人才匱乏,未能成功。234年,諸葛亮病死於北伐軍中,29年後,蜀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