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 古代帝王為何迷戀金縷玉衣?

自古以來,人對死都有一種恐懼感,希望死後靈魂得以延續,甚至有來生的幸福。可是除了“精神不死”的傳説外,沒有一個人能夠長生不死,於是古人便希望屍體不朽,並迷信地認為:“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這裏所説的金玉,既指黃金也指玉石。

未解之謎 古代帝王為何迷戀金縷玉衣?

在古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屍身隨葬金玉而令屍體不壞的記載。據《明醫別錄》所載,説凡是古墓中保存完好的屍體,屍體的身腹內外,一定都放置了不少金玉。金玉保護屍體不腐的更詳盡記載見於《西京雜記》,稱有人發掘晉代靈王墓,“見屍體不壞,孔穴中皆有金玉。”《幹寶搜神記》也説,吳國戍將在廣陵(今揚州)掘陵墓,“見屍身面體如生人,棺中雲母厚尺許,且以白玉璧30枚籍屍。”在已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放在屍體各個孔穴中的不同形狀的玉器。

受科學發展水平和認識能力的限制,古人迷信玉能使人“永生”的觀念在各個歷史時期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同,再加上封建帝王的影響,這種認為玉石可以保存屍身、使之不朽的觀點在各個時期流傳的範圍也不相同。

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斂葬用玉最早始於商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演化為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漢朝初期使用的斂服玉匣就是源於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所説的金縷玉衣。大約到了西漢文景時期,金縷玉衣不僅已經成為規格最高的喪葬斂服,而且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到了漢代中期,斂服玉匣開始大規模流行,不少有身份的人死後都用“珠襦玉匣”裹葬屍體,皇帝和貴族死時都穿“玉衣”入葬,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

儘管窮奢極欲的皇室貴族迷信“玉能寒屍”,在製作昂貴的玉衣時費盡心機,但用金縷玉衣做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身不壞的心願,結果卻適得其反。金縷玉衣的昂貴价值吸引了無數的盜墓賊,以致“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其實,即使那些盜墓賊沒有光臨,當考古工作者打開那神祕的洞室時,企求“金身不敗”的墓主人早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件精美絕倫的玉衣了。

盜墓毀屍的厄運成了後世帝王的前車之鑑,他們對金玉防腐的説法產生了動搖,為了保存完好的屍骸,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玉衣的消失並沒有徹底改變金玉防腐的封建傳統觀念。其後的朝代也一直斷斷續續沿用斂玉風俗,只是沒有漢代那樣隆重。尤其到了清代,斂玉習俗又死灰復燃起來,並重新獲得上流社會的認同,幾乎所有的皇家陵墓中均有斂葬玉:玉蟬是最常用的玉器,多置於口中,意喻人死後像蟬脱殼一樣,能夠以另一種方式再生,只不過換一種形式罷了,靈魂是永恆的。相傳慈禧太后的東陵中就有大量的翡翠玉器,其中兩個大的翡翠西瓜十分罕見,是價值連城的曠世之寶,但卻在軍閥孫殿英的“東陵大盜”後不知所蹤。

目前出土的古代隨葬玉器品種數量很多,其中玉衣有22套以上,其工藝水平之高,可以説巧奪天工。當我們漫步於展覽館,觀賞着一件件出土的精美玉器,讚歎着玉衣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時,它們也以一種璀璨的迷人光澤,彷彿向人們訴説着一個千百年來破滅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