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擁有大量白銀為何會亡國?

明朝晚期中國擁有世界1/3的白銀貴金屬,很多方面領先世界,那麼何以明朝會轟然倒塌?當時官商勾結、大規模天災打擊下,明朝亡於農民起義軍,最後滿人入關一統江山。

明朝擁有大量白銀為何會亡國?

明永樂年間,鄭和7下西洋,開啟人類航海、地理大發現的紀元。但就算「鄭和到了美洲又如何?」,原因在明朝政府自始至終都想壟斷貿易利潤,把持朝貢經濟,另執行自以為是的「國安政策」,由朱元璋制定邊關對蒙古的馬布帛交易、對藏族的茶馬貿易,便抱持官方壟斷思想。

一條鞭法改革,反映了賦役折銀的趨勢,同時又從賦役層面上進一步鞏固了白銀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到明代後期,國庫收支是以白銀為主,而銅錢則降到了無足輕重的地步。國庫收支中銅錢的數量不到白銀的百分之一,甚至不及千分之一。這與宋代國庫收支以錢幣為主是完全不同的。明代的白銀,可以説籠罩在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

清初學者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説,為方便交易,“雖窮鄉僻壤,亦有銀秤”。這在從歐洲來的傳教士的記載中也可以證實。明末,一位名叫拉斯戈台斯的神父記錄下了以下這樣的細節。他説:“每個中國人在購買東西時都會隨身帶着一把鋼剪,根據貨物的價格把銀錠絞成大小不等的銀塊,再用戥子稱出小銀塊的重量。人們在做這件事情時非常熟練,如果需要二錢銀子或者五釐銀子,他們往往一次就能鑿下準確的重量。”他還説:“在中國,連孩子們都會估量銀錠的重量和成色。人們會隨身帶着一個類似銅鈴的東西,裏面裝着蠟塊,用來收集剪下來的銀屑。當銀屑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人們把蠟塊熔化,就可以回收銀子。”

太平洋絲綢之路,給中國輸入了大量的白銀。然而,在進入中國後,白銀便在這裏沉澱下來。1621 年一位葡萄牙商人談道:“白銀在全世界遊蕩,直至流入中國。它留在那裏,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對這一説法的一種解釋是,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中國,需要大量的貨幣;另一種解釋是,中國人把白銀用於置田買地,或者儲藏起來。美國學者弗蘭克在其《白銀資本》一書中認為,17、18 世紀全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國。大量的白銀流轉的數字表明,15—18 世紀的中國,依然是世界的經濟中心。

白銀來到中國,造福的只是皇親國戚、宦官及文武官員,「居官有同貿易」;而且並未變成通貨或發行貨幣的儲備,只成「窖藏」,悉數逃漏於政府賦税系統之外。因此面對滿人的寇邊,明思宗時代長達10餘年的大旱災、水災、蝗災激成百萬農民起義,兩相夾擊,政府無財無力因應,帝國終於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