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岳飛必死的原因竟是這麼一件不為人知的事

中國歷史上一大軍事奇才—岳飛。他的岳家軍從幾千人發展到十餘萬人,強大的軍事實力另金人聞風喪膽,岳飛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導致岳飛必死的原因竟是這麼一件不為人知的事

戰功赫赫的岳飛卻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造就千古冤案。其實當時高宗對岳飛不是很信任,雖然岳家軍強大的戰力是抵禦金人的鋼鐵屏障,但當後來岳飛打得金人大敗、高宗掌握的力量可以跟金人對抗的時候,他便開始動了殺害岳飛的念頭。

至於為什麼,那是因為岳飛功高蓋主,他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得到的民心在朝廷看來已經威脅到了高宗的統治。儘管岳飛忠心耿耿,不曾有另立政權稱王稱霸的打算,但是身為統治者的高宗就不是這樣想,他就是相信岳飛忠心,也害怕他的手下再來個皇袍加身,所以只有解了岳飛的兵權,殺了他高宗心裏才踏實。

高宗的算盤打的很是精妙,他的時間也選的很是恰到,我們先看一下岳飛大軍的戰績:

1140年夏,岳飛大軍在郾城大破金兵枴子馬、鐵浮圖,軍威浩蕩,勇猛異常,以摧枯拉朽之勢收復鄭州、洛陽等地。金軍更是哀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40年7月中旬,岳飛揮師開封。朱仙鎮一戰,金兵10萬兵馬全線崩潰,潰不成軍。之後,岳飛鼓勵部下説:“宜掏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然而,1140年7月18日,岳飛收到宋高宗的第一道班師詔,三天後又接連收到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這些班師詔讓岳飛收復的失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心痛,悲痛充斥着岳飛的心頭,甚至還有些憤怒。但軍令如山,岳飛不得不遵令。

岳家軍班師時,渴望王師北定的中原父老兄弟攔道痛哭。收復家園的機會就在眼前,然而,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怎麼能不讓人痛心。岳飛無奈決定留軍五日,讓當地百姓南遷來逃離金軍的報復。岳飛延遲班師,宋高宗在臨安更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此時他更下定了要殺害岳飛的決心。

宋高宗選的這個時間正是金人實力大減並沒有滅國,這樣就制衡着岳飛,要是等到岳飛滅了金國,那時候一旦岳飛有了自立為王的打算,宋高宗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不得不説宋高宗還是很有心機的,可惜心機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

但是,要想殺岳飛這樣戰功赫赫的戰將是要有緣由的,要是無緣無故就殺了,恐怕人心不穩。因此,對於岳飛不利的官方語言便出現了。

岳飛在戰場上的勝利,讓金國元氣大傷,於是金國便想與南宋政府講和。南宋聽金國有交朋友的意向,立即舉手足贊同。然而岳飛不識時局,力主抗金,有意破壞宋金同盟,有意破壞和平環境,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置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理應罪該當誅。另一方面,其他各路大軍早已班師回朝,都上繳了兵權,就岳飛不聽招呼,一意孤行,遲遲不肯交割兵權。而且岳飛在收到班師詔之後,滯留前線,佈防陣地,並和黃河以北的各路義軍聯絡,大有“舉事”前的準備工作了。

岳飛脾氣倔強,經常“君命召,不信駕”。素來與岳飛不合的秦檜也不地道,在宋高宗跟前添油加醋,這樣種種事情聚在一起,終於使岳飛沒有逃脱被殺的命運。

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岳飛被宋高宗趙構賜死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岳飛臨死前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死時年僅三十九歲。後來韓世忠找主審官秦檜,問他“岳飛犯何罪而死”時,因為是高宗祕密賜死,秦檜不敢説實話,支支吾吾的説是“莫須有”。於是,岳飛的必須死也就變成了我們大家現在公認的“莫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