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飾之 清代婦女髮飾

大概演變流程:

清朝服飾之 清代婦女髮飾

清入關前 辮長盤髻

清初 小兩把頭

清中期 高髻、平頭

清晚期 一字頭

入關前辮長盤髻

統治清代的滿族原生活於我國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漁獵、耕種、採摘的生活方式。為了行動快捷,便於騎射,滿族男女都有辨長盤髻的習慣。即將頭髮集於頭頂編一長辨,盤一圓髻。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髮式統一。

最開始仍然還保留着原民族的特點,除髮式十分有特點外,服飾也突出了滿族特有的韻味。

到了清初流行梳兩個橫長髻,形似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戴上鈿子十分穩固。摘下鈿子,這種抓髻式的髮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為這種髮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宮內后妃稱其為“小兩把頭” 。

“小兩把頭”的特點,是用本人頭髮梳成,無法戴份量重的金銀首飾。這種髮型主要從實用出發,是無論貴族女子還是平民滿族女子都梳的髮型。

隨着清朝統治的鞏固,經濟發展,后妃髮式也出現了由小到大,由實用型向着美容、美飾的審美型發展。到了乾隆盛世的黃金時代,清代宮廷處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國各地的名貴首飾源源不斷地貢進清宮,大大刺激了宮廷后妃追求美飾的心理。但是,要這些份量可觀的金、銀、玉、珍珠、寶石的首飾戴在頭上,“小兩把頭”髮髻就顯出許多不足之處。於是,一種新的梳頭工具——發架應運而生,而髮式也隨之有了改變。

發架有木製的,也有鐵絲擰成的,形似橫着的眼鏡架。梳頭時,先固定頭座,再放上發架,把頭髮分成左右兩把,交叉綰在發架上。中間橫插一長扁方(插在發架的兩個孔內),然後用針把發稍和碎髮固定牢,戴什麼樣的首飾都捉得住。兩把頭後面的耳邊的垂髮,梳成扁平狀,末端用髮帶束起,微微上翹,形似燕尾。整個髮髻象個待飛的燕子 。

這時候高髻開始流行了。

高髻(燕尾、叉子頭):清代高髻都以假髮摻和襯墊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即屬此類。其樣式豪華,高高聳立達七寸餘,猶如盛開的牡丹、荷花。腦後梳理成扁平的三層盤狀,並以簪或釵相固定,髻後作燕尾狀,缽盂頭則形如覆盂。

隨後又開始流行平頭,謂之“平三套”或“蘇州撅 ”。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風俗

到清代晚期,清宮后妃又風行頭套式的“大拉翅”髮型,也就是一字頭的一種。“大拉翅”是一形似扇面的硬殼,高約一尺餘,裏面用鐵絲按照頭圍大小做一圓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邊包上青緞和青絨布,做成一個固定的純裝飾性大兩把頭。需用時,戴在頭上,不用時,摘下擱置一邊,是清代滿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髮式造型與粧飾於一體的著名髮式。簡單的説,“大拉翅”就是一頂華麗的假髮。 《清宮詞》形容道:“鳳髻盤出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底。”

大拉翅取代了用發架梳的兩把頭,據説是慈禧的獨創發明。

清朝髮式是中國古代髮式中的一部分,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其自身的特點,是滿族與漢族文化的完美結合,代表着的不僅是一種流行,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即使現在我們不再梳這樣的髮式,但這些髮式所帶給我們的影響任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