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擊案發生的背景過程和結局簡介

梃擊案,明末三大案之一,亦是國本之爭的插曲。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男子張差欲以梃(木棍)刺殺皇太子朱常洛。

梃擊案發生的背景過程和結局簡介

背景

在中國曆代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而皇后無所出時,則以年長者為太子。雖然明朝數代皇帝經過特別情況而被立為帝(明成祖起兵篡奪侄兒惠帝的帝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擁立,明世宗因明武宗無子而入繼大統。),但明朝亦仍然依襲這套禮制。

明神宗萬曆帝在位期間,由於王皇后無子,故朝臣主張立年長子為太子,皇長子朱常洛,萬曆十年出生,是神宗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曆十四年出生,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之子,神宗希望福王為太子,鄭貴妃亦不斷向神宗進言。但朝臣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而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支持立朱常洛。

最初神宗不斷拖延,弄至皇長子十歲時,因為儲位未定,不能就學讀書。神宗雖然處分一些支持皇長子的大臣,但東林黨也支持皇長子,使支持皇長子為太子的聲勢更大。萬曆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二十歲,神宗在無法拖延下終於策立常洛為皇太子,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

國本之爭,演變成皇帝與士紳大臣的勢力之爭。結果,鄭貴妃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明朝立國以來最嚴重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

事件發展

爆發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木棍,闖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擊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聞訊趕到,在前殿逮捕張差。

轉折

經過御史劉廷元審訊,張差是薊州井兒峪人,語言顛三倒四,常提到“吃齋討封”等語。刑部提牢主王之寀認為事有蹊蹺,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用飯菜引誘他:“實招與飯,不招當飢死。”張差低頭,又説:“不敢説。”王之寀命眾人迴避,親自審問。

原來張差靠砍柴與打獵為生,在一個月前,張差在濟州賣完貨後,賭錢輸了,結果遇上一位太監,太監説可以帶他賺錢,張差隨這位太監入京,見到另外一位老太監,老太監供與酒肉。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紫禁城。老太監交木棒給張差,又給酒張差飲。帶他到慈慶宮,著他進宮後見人即打,尤其見到穿黃袍者(是太子朱常洛)。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監言明,如打死穿黃袍者,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他會救張差。

張差的供言,結果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

結局

朝臣有人懷疑是鄭貴妃想要謀害太子,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外戚鄭國泰“專擅”;鄭貴妃則惶惶不可終日,向皇上哭訴,神宗朱翊鈞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結果皇帝和太子不願深究,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以凌遲。張差臨死前曾説:“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據《先撥志始》)。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後五次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二犯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

詳細介紹

裝瘋賣傻

光天化日之下,手持木棍闖皇宮擊傷多人——朱常洛馬上把此事報告給萬曆皇帝。在此之前,這位老皇帝已經多年不臨朝了,他當即命令法司提審問罪,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按律當場審訊。男子名叫張差,可沒説上幾句話,就開始顛三倒四,像一個瘋子。

御史再三訊問,可張差總是胡言亂語,什麼吃齋、討封,問了數小時,也沒將實情供出。審判官不耐煩把他交給了刑部定論。交到刑部後,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審。

這時張差似乎清醒了些,回答:“我被鄰居李自強、李萬倉等人欺負了,他們燒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氣憤,就打算到京城告狀,擊鼓伸冤。於是我就在4月中旬來到京城。我是從東門走進來的,但我不認得路,只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兩個男子,給了我一根棗木棍,告訴我拿着這根棗木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糊了,就走到皇宮宮門了,還打傷了許多人,最後被捉住了。”胡士相仍然難下結論,他認為張差是瘋癲之人,於是把情況上奏了萬曆皇帝。

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蹊蹺。有一天,王之寀為牢中犯人分發飯菜,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於是他決定再次審訊張差。為了讓他説出實情,王之寀對張差説:“你説實話,就給你飯吃,要不然就餓你。”張差低頭不語,過了一會兒説道:“不敢説。”王之寀當即命牢中其他獄吏迴避,只留兩名獄卒在旁,親自對他進行審問。在威逼之下,張差説出了實情,牽出驚天陰謀。

太子之爭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長子,但不是皇后所生。萬曆皇帝與一位王姓宮女有染,宮女懷上了孩子,可是萬曆皇帝並不喜歡她。

萬曆皇帝真正寵幸的是鄭貴妃。她在14歲的時候就成為19歲的萬曆皇帝的寵妃。她美貌而且聰明機警,敢於毫無顧忌地挑逗、嘲笑萬曆皇帝,同時又能傾聽皇帝訴苦,她為皇帝生下了兩個孩子,其中皇三子朱常洵最為萬曆皇帝所喜愛。因此,萬曆皇帝真心希望朱常洵繼承皇位,但是依照祖訓,應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立太子

大臣們也紛紛上書,要求皇帝早立太子,免生禍亂。後來,朱常洛被正式立為太子,此時他已20歲。鄭貴妃一班人並不死心,朱常洵同年10月被封為福王,按道理應該離開京城,到屬地洛陽就任。但在鄭貴妃的要求下,他卻遲遲沒有離京,總在伺機尋找機會。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並不穩固,雙方明爭暗鬥,直至發生張差持棍大鬧慈慶宮。

誘供成功

據張差講,他本名叫張五兒,父親已經去世,比較近的親戚有馬三舅、李外父等人。他們讓他跟着一個不知道姓名的老公公,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完事後就能給他30畝土地。於是他就跟老公公到了京城,來到一個大宅子又來了一個老公公,請他吃飯,並囑 咐他説:“你先衝進去,撞着一個,打殺一個,殺人也無妨,我們自會救你。”吃完飯,領着他經過厚載門,進了慈慶宮,看門的不讓進,就把看門人打傷了。

後來他就被逮住了,再問老公公是誰,張差就不説話了。

萬曆皇帝一聽,似乎還有隱情,命令員外郎陸夢龍再次提審張差,並引誘他:如畫出入宮的路徑,説出所遇到人的名字,不僅可以免除他的罪過,而且可以償還他被燒掉的柴草。張差信以為真,於是説:“馬三舅名三道,李外父名叫守才,都住薊州井兒峪。前面不知道姓名的老公公,實際上是修鐵瓦殿的龐保。三舅和外父常到龐保住的地方送灰,龐保、劉成兩個人在玉皇殿前商量,還有我三舅、外父,他們逼我拿着棍子打進宮中。如果能打到太子,吃也有了,穿也有了,一同密謀的還有姐夫孔道。”隨後又畫出入宮路徑。

莫衷一是

陸夢龍馬上派人調查取證,逮捕了馬三道等人,經核實,張差説的基本無誤。但是龐保、劉成二人,僅是兩名太監,地位低下,單憑他們不可能有如此膽量。可他們均是鄭貴妃的內侍,莫非此事是鄭貴妃背後指使?一時間朝野譁然,紛紛猜測,都懷疑鄭貴妃想要謀殺太子,以便扶立福王。消息傳開後,太子和鄭貴妃先後趕來見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看到雙方如此對立,指着鄭貴妃説:“羣情激怒,朕也不便解脱,你自去求太子吧!”

朱常洛看到父親生氣,又聽出話中有音,只得將態度緩和説:“這件事只要張差一人承擔便可結案。請速令刑部辦理,不能再株連其他人。”萬曆皇帝聽後,頓時眉開眼笑,頻頻點頭:“還是太子説得對。”萬曆皇帝見牽扯到鄭貴妃,不想再追查下去。最後,張差被處死,馬三道等人被髮配邊疆,龐保、劉成兩人暫時沒有追究。一場梃擊案最後就這樣不了了之。

張差梃擊案背後主使真的是鄭貴妃嗎?也有人懷疑是太子自演自導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藉此陷害鄭貴妃。不管怎樣,梃擊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無人知曉了。梃擊案遂成為明朝三大迷案之一。

影響

鄭貴妃策動梃擊事件,因東窗事發使鄭貴妃勢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棄立福王為皇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