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分別指誰?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能人輩出的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所謂的諸子百家以及四大君子。那麼,春秋戰國的四大君子分別是誰呢?其又有哪些生平事蹟呢?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分別指誰?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指誰?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着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後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蹟?

【齊國孟嘗君】

孟嘗君,姓田名文,戰國時齊國貴族,戰國四君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幼子。因封襲其父爵於薛國(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又稱薛公,號孟嘗君。門下有食客數千。

秦昭王時曾入為秦相,不久逃歸,後為齊湣王相國。曾聯合韓、魏擊敗楚、秦。齊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貴族田甲叛亂事,為湣王所疑,謝病歸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國。曾西合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復與莫聯合相親。死後諸子爭立,領地薛為齊、魏共同攻滅。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傷於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所滅。

【魏國信陵君】

信陵君,姓魏名無忌。是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異母弟,戰國時期魏國着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今河南省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君子。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傷於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所滅。

【趙國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貴族。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姐夫。因賢能而聞名。刻於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

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禮貌對待平民,後在一名門客的指導下和平民搞好了關係,威名大震。

趙勝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趙孝成王七年(前259),長平之戰後,秦軍進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長達三年之久。趙王派趙勝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奮勇,同趙勝去楚國求援,説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軍救趙。此即“毛遂自薦”。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直到楚軍和魏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楚國春申君】

春申君,名黃歇,為戰國時期楚國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世。秦襄王時,秦昭王派大將白起帶兵打敗韓國和魏國後,聯合韓、魏兩國共同討伐楚國,形勢危急,頃襄王派能言善辯的春申君出使秦國,説服秦昭襄王退兵。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設計使留在秦國作為人質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國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為相。在秦軍圍攻邯鄲時,春申君帶兵救援。後又為楚北伐滅魯。

當時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以此為憂。後來,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園之妹有身孕後,獻於楚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園之妹被立為王后。李園因此逐漸掌握大權,蓄養死士,欲殺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後,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喪,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據《越絕書》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時為幽王所殺。

戰國末期中原諸國為了抵制強秦的侵越以形成了很多網羅人才,禮賢下士,為自己君王盡力的貴族團體。其中最出名的就屬戰國四公子,他們對人才的重視和人才觀,以及運用人才來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起死回生等方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春秋戰國時期出了許多的軍事家、思想家。當時的社會環境類似於希臘,是一個注重思想、注重人才的時代。所以才會有像孔子、老子這樣的偉人,以及戰國四公子等有賢德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