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主要記載了什麼?有何用處

除了文學藝術的繁榮外,明代的社會經濟與科學文化也比較發達。嘉靖、萬曆年間,出了位傑出的醫學和藥物學家,叫李時珍;他花畢生精力,寫了部優秀的醫藥學鉅著,叫《本草綱目》。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主要記載了什麼?有何用處

李時珍出生在蘄(qi)州(今湖北蘄春),家裏世代行醫。他父親的醫術在當地有些名氣,治病之餘,也喜歡研究醫藥,寫過《人蔘傳》。李時珍從小在旁邊看父親給人治病、開方,有時還跟着上山採藥。耳濡目染,對醫道和醫藥有了一些基本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認識了許多花草和動物。稍大一點,他更喜歡讀醫書,常到一些有書的大户人家借書看。

李時珍的父親卻不希望兒子仍然做醫生,而要李時珍考科舉,謀個好官職,光宗耀祖。但李時珍興趣卻在醫學與“本草”(藥物學)上,加上他身體不好,他中過秀才後,幾次鄉試都沒有上榜,就放棄了考科舉做官的念頭,一心學醫。

李時珍牢記他父親的話:“熟讀王叔和(晉代著名醫學家),不如臨症(臨牀看病)多。”他刻苦認真,不僅熟讀熟背《內經》、《千金方》等經典醫學著作,還重視臨牀治療,積累實際經驗。他時刻不忘醫生的崇高職責,做治病救人的好醫生。遇到水旱災荒,李時珍更是全心全意為病人治療,儘管他的生活也不很富裕,但窮苦鄉親來診治,他連藥費也不收。

李時珍以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很快在家鄉出了名。蘄州是楚王王府所在地。一天,楚王的兒子生病,抽風不止。王府醫生束手無策。王爺的管家説:“聽説有個李大夫醫術高明,王爺何不請他來給公子看看。”於是,李時珍被請來。他看過孩子的臉色,又拿過脈,問了幾句,就確診是腸胃病引起的,富貴人家的孩子飲食不知節制,容易得這樣的病。他給開了個方子,叫管家到藥鋪抓了藥,熬湯給孩子喝下,很快就好了。

楚王非常高興,就留李時珍在王府裏做事。公元1556年,北京太醫院徵求名醫,楚王將李時珍推薦上去,做了個醫官。

明世宗迷信道教,追求長生不老,一天到晚在宮裏煉丹吃藥,倒吃出一身病。太醫院裏一些醫生迎合皇帝的喜好,也大講丹藥的事。但李時珍卻鮮明地反對煉丹吃藥,他後來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揭露方士們煉丹術的騙人把戲,説硃砂、硇(náo)石等藥物有大毒,吃了對身體有害,從來沒有見過長生不老的人。不過,李時珍從前待在楚王府,現在在太醫院,倒是給他創造了一個閲讀官家收藏的、大量珍貴難見的醫學典籍的機會,還有見識、研究許多名貴藥材的場所。

李時珍在太醫院沒待幾年,就辭官回家了。此後,他把心思放在醫藥學的研究上。在家裏,他開闢了百草園,親自栽種藥物。他愈加勤奮地研讀醫學專著和各種文化典籍。他經常出遠門,北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南下廣東、福建,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幾乎跑遍全國,有時到深山老林,人煙稀少的地方,採挖藥草,訪問藥農藥工,印證、檢驗古代醫書上的敍述和記載。

有一回在廣西,他遇到一隊士兵,有個受傷的士兵,正在服一種藥末。那是從一個像小核桃一樣大,灰黑色的硬果實上刮下來的。他就上前打聽,那士兵告訴他:這是三七,產於雲南。士兵受了傷,常常服用它,也可以外用,有神奇的功效。李時珍便將這段新採訪到的藥物知識記下來。後來,寫進了他的著作中。

有人説,湖北均州(今湖北丹江。)武當山上生長一種榔梅,是仙果,具有返老還童的功效。

朝廷要求地方官員年年進貢,禁止老百姓私自採摘。有一年,李時珍來到武當山,特地找了當地老藥工帶領,攀登懸崖峭壁,終於採到了榔梅。他把榔梅帶回家研究,確認它的確是一種珍稀的水果,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但絕對不能讓吃了它的人長生不老。

通過文獻的比較研究,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實際藥物的認識,李時珍發現,前人的醫藥書,儘管有豐富的知識,但也有不少缺陷和錯誤。他決心對古代的藥書來一次全面的總結、整理,寫出一部全新的、反映時代水平的藥物學著作來。

李時珍於公元1552年他三十五歲時開始寫作,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終於寫出優秀的中國醫藥學鉅著《本草綱目》。

這部書近二百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其中李時珍增加的藥物三百七十四種,收集藥方一萬多個。他對藥物的分類,比以前更加科學,更接近現代植物學、動物學的分類方法。

這部書,不僅在中國流傳很廣,也被譯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等等多種文字,傳遍世界;對中國,對世界的藥物學及動物植物學的研究,都有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