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憑什麼稱為太子?而且還是個三太子

在《西遊記》和《封神榜》以及其他神話傳説中,哪吒是一個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之一,可是人們對於他在《西遊記》當中的稱謂——"哪吒三太子"還是有點疑惑不已?他憑什麼被稱為太子,而且還是個三太子。

哪吒憑什麼稱為太子?而且還是個三太子

原來,太子這個稱呼,在中國曆朝歷代有着不同的含義,當我們現在提到太子時,一般是指已經確定繼承帝位的帝王兒子。根據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夏商之前,還沒有太子這個説法,一直到周朝時,天子及諸侯王的嫡長子

有的稱太子,有的稱世子,比如,武王,曾被稱為太子發,漢朝時,天子嫡子稱為皇太子。金元小説中,有"四太子兀朮"的説法。明朝以後皇帝的嫡子稱為皇太子,親王的嫡子稱為世子。

在這裏,需要説明的是,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嫡子一般指的是嫡妻所生的兒子,庶子一般是指庶妻所生的兒子。當然也有例外,有的男子同時擁有兩名以上的正妻,這時候,元配以外的稱作平妻,也有都稱作平妻的,但平妻一般地位要低於元配。平妻的兒子一般也稱為嫡子,其地位要低於嫡妻的嫡子。

有關哪吒這個人物的來歷,我想單獨再寫一篇。這裏只是簡單一提,早在唐朝時,應該就有哪吒的傳説了,到了宋金元時,流傳更加廣泛。也有人認為,金元小説中"四太子兀朮"是一種錯誤的説法,可同時有那麼多小説犯錯誤也不太好理解,特別是到了明朝,還是會有小説提到"哪吒三太子",因此,很可能在宋金元時代,存在一種非正式的説法,把帝王或諸侯王的所有嫡子甚至庶子也稱為太子,到了明代,西遊記故事成書時,沿用了這種説法。

綜上所述,《西遊記》中有關"哪吒三太子"的表述,即使沒有錯誤,也不是一種主流的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