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慈禧鮮為人知的真實一面 真實的慈禧竟是這樣

慈禧是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她的一生歷經了三位皇帝,後期還以垂簾聽政的方式間接控制了皇權,是自1861年至1908年間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關於他的祕聞很多,慈禧太后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祕聞呢?在各種著作中,慈禧是一個不近人情、蠻橫霸道的人,甚至會有許多對人殘忍的故事。但是,長年在慈禧身邊的人卻不這樣看。在她們的描述中,慈禧不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老太太,而且對身邊的人非常照顧。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勇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人。在爺爺的描述中,老年慈禧是一個非常愛照相的人,甚至還有一點小孩似的頑皮。

揭祕慈禧鮮為人知的真實一面 真實的慈禧竟是這樣

通常爺爺説到心目中的慈禧的時候,都會顯得有些激動。每到這個時候,爺爺的手就會微微發抖,嘴脣也囁嚅着,眼睛望着夜空的星星,臉上則是一種不能説清的複雜表情。

從我很小的時候,也就是剛剛記事的時候,就記得我們家曾經有一張慈禧的照片,是她與我的曾祖父母和祖父祖母的合影。這張照片和我們家歷代祖宗的畫像不一樣,是鑲在一個有底座的相框裏,放在很顯眼的位置。後來“文革”的時候,和我們家的歷代祖宗畫像一起,被燒掉了,不過相框到現在還留着。這張照片洗出來後,正趕上我爺爺當時到宮裏去,所以隆裕就將這張照片和底版給了爺爺。因為當年我爺爺經常去宮裏看望姑姑和姐姐,所以慈禧也會經常賞爺爺一些東西,但是都是一些書籍之類,有時候也問我爺爺缺錢不缺。我爺爺是那種好面子的人,從來都不説缺錢,但是慈禧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因此,她總是在爺爺離開宮的時候,派人送我爺爺,同時也給二三百兩銀子。慈禧有時候也給我爺爺一些新鮮玩意兒,但是給我爺爺東西最多的還是他的姐姐隆裕,比如光緒親筆畫的畫什麼的。這張慈禧與孃家人合影的照片,也是那時候傳入我們家的。

在我們家,慈禧的照片不單單隻這麼一張。1903年1月,結束了4年法國外交官生涯的大臣裕庚回到國內。3月份的時候,慈禧派人請裕庚的夫人和兩個女兒到頤和園去覲見。慈禧非常喜歡裕庚的兩個女兒,在一次裕庚的大女兒德齡推薦美國女畫家卡爾為慈禧畫像的時候,慈禧在德齡的房間看到她以前在國外的一些照片,所以就開始對照相有了興趣。於是,德齡就推薦自己的二哥,懂得照相技術的勛齡為慈禧照相。

現在故宮博物院裏還有一本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建立的慈禧《聖容帳》,記載她為光緒三十年(1904年)七十大壽慶典活動拍攝的照片情況。同時還有她身着各種服飾、擺出各種姿態的照片三十多種一百多張,並有玻璃片底版。這些照片都是由德齡的二哥勛齡拍攝的。後來我們家也有很多張她的照片,也基本上都是勛齡拍攝的,但是也都毀於“文革”。

後來看到德齡關於慈禧照相時的描述,基本上與我們家掌握的一些情況是相似的。據説當時慈禧在照相之前,總是先翻閲皇曆,選定良辰吉日後才可以。拍的時候,為了能夠找到更好的角度,勛齡往往要連續拍幾張,最後挑選一張最好的,交給慈禧。不過慈禧對這些新鮮事物感到非常驚奇,還讓一個太監站到照相機的前面,她自己通過鏡頭看到底是什麼樣子。當她看到鏡頭裏太監的頭是朝下的時候,她覺得非常新鮮,問太監:“為什麼你的頭是朝下的?你到底是用頭站着還是用腳站着啊?”這些故事,在德齡的回憶錄裏也是這麼提到的。後來德齡就向慈禧解釋説,照好以後就不是這樣的了。她還讓德齡站在照相機前面,她從鏡頭裏看德齡的樣子,這讓她覺得真實了一些。最後慈禧自己也站在照相機前面,揮了揮手,問德齡看到什麼。德齡説她揮了揮手。這個時候,慈禧就非常高興。慈禧對勛齡的照相機很滿意,還説這個東西真是了不起。後來爺爺一家到宮裏去“會親”的時候,慈禧就向祖爺爺推薦照相,説這個“傢伙兒”實在很好玩,所以後來我們家就有了慈禧與家人的一張合影。

據説第一次拍照完的時候,慈禧就到暗房裏去看新鮮。因為暗房太黑,所以大家都勸慈禧不要去了,但是慈禧還是抑制不住好奇,非要到暗房去看到底是怎麼沖洗照片的。看到自己的照片泡在藥水裏,臉都是黑的,就非常吃驚,問德齡:“這臉怎麼都是黑的啊?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兆頭?”德齡就解釋給慈禧聽,説照片印出來還要漂洗,否則暴露在太陽底下就是黑的。慈禧馬上説:“倒是非常有趣,還要費很多手腳。”等到把底片泡在藥水裏,慈禧看着自己的照片一點點變清晰的時候,就非常興奮,像個小孩一樣幾乎用喊的聲音説:“多神奇,全都活靈活現呢。”等到沖洗的過程全部完成以後,慈禧就把自己的照片拿回自己的房間,坐在她自己的椅子上,一張一張長時間盯着看,甚至拿過鏡子,對比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她還常常拿着照片請身邊的宮女太監過來看,看看能挑出來和自己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家的那張照片,就是勛齡為慈禧照完以後放大的。

在我們家保存的一些慈禧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在她70歲以後照的,因為她第一次照相的時候就已經69歲了。

據説在咸豐、同治年間,我國會照相和有機會照相的人寥寥無幾,人們所熟悉並嚮往的依然是傳統的肖像畫。尤其是清廷昏聵的統治者階層,曾一度視攝影為異端邪術,排斥於紫禁城之外。在他們看來,用鏡箱對着皇帝、后妃取影,是冒犯“龍顏”、有失體統的逆舉。這種觀念直至19世紀末才稍有改變。

在慈禧所有的相片中,她都是戴兩副耳環,其中一副不太顯眼的小寶珠耳環從來沒有摘下過,而只是頻繁地更換另一副。據説這副小耳環是有來歷的。原來,慈禧剛剛進宮的時候,正值妙齡,丰姿綽約,相貌動人,加上她善解人意,含情脈脈,因此逐漸博得咸豐皇帝的歡心,於是特賜她寶珠耳環一副。這寶珠耳環既是皇上所賜,也是自己的愛人所賜,所以慈禧對這副耳環還是非常在意的。

除此之外,慈禧還特下懿旨將其中幾張神態儀表各異、角度不同的得意之作放成罕見的巨照,命令如意館畫師着上豔麗而協調的色彩。每幅都在長75釐米、寬60釐米之間,非常精細平整地拓裱在硬紙板上,裝幀極為考究,並鑲在長107釐米、寬85釐米的特製雕花金漆大鏡框內,以增強藝術觀賞效果。又專門配製了紫檀木匣盒,長128釐米、寬100釐米、厚20釐米,外加御用明黃色絲繡錦袱。其豪華程度,在世界上亦是絕無僅有的。當時這些照片大都懸掛於寢宮中,掛鈎是銀製行龍圓頭的,因鏡框太重,下面均配有一對底託鈎。

可以想像,在20世紀初的技術條件下,把照片放大成這麼大,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這些照片影像清晰,色彩雅麗,採光極為柔和協調,構圖十分講究,畫面意境深邃,人物傳神,立體感、質感均佳。這樣的照片不僅在當時罕見,即使用現代標準衡量,也堪稱是人物攝影的佳作,這足以體現出勛齡對於攝影術純熟的技法和高超的藝術水準。在中國式的牆紙上展現出一幅幅足具中國特色、趣味橫生的人物照片,頗引人注目。西方人的攝影構圖總是力圖脱離直線或垂線,而慈禧則要求在拍攝特寫照時畫面平衡對稱,這種習慣是深受中國傳統肖像畫形式的影響,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

但我們家保存的幾張照片,就沒有這麼氣派了。不過,還是有幾張照片顯示了慈禧人性的一面,這就是慈禧的扮粧照。據説這種照片一共有7張。慈禧在七旬大壽前的盛夏季節,化粧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很多人看到慈禧的這些照片都説她是裝樣子,但是人們為什麼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揣測慈禧的這些舉動呢?比如慈禧心裏有一種為民祝福的心理,但是因為沒有機會表達,封建守舊的人們不允許她這麼做,也不允許她這麼想,所以慈禧藉着照相來表達另外一種感情呢?照片上的慈禧,身穿團花紋清裝或團形壽字紋袍,頭戴毗盧帽,外加五佛冠,左手捧淨水瓶或擱在膝上,右手執念珠一串或柳枝。李蓮英扮善財童子或守護神韋馱站其身右,左邊則有扮成龍女者。

其實在慈禧身邊曾經伺候慈禧多年的宮女眼裏,慈禧並不是一個可惡的老太后,而是一個可親的老太太。在《宮女往談錄》裏有這樣一段話:老太后是最聖明不過的人,對自己最親信的貼身丫頭是另眼相看的。不管在外面有多不順心的事,對我們總是和顏悦色,是外面的人所想不到的慈愛。譬如,她對我講:“榮兒,你過來,你那辮梢梳得多麼憨啊,若把辮繩留長一點,一走路,動擺開了,多好看。”等等,輕易不露出疾言厲色的面孔來。

可見作為一個清朝統治者,慈禧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正是因為她處的特殊位置,對待某些事情就會更加嚴厲和殘忍,所以會讓外界覺得她很殘暴。很多人在談論她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沒有事實根據地亂罵,根本也是不客觀的。除非這個人知道慈禧,或者接觸過慈禧,才能真正從自身的體會出發去感受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