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會退出爭霸世界的航海舞台?

15世紀初的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政府在海外貿易及中外關係上的一場誇張的表演!大劇的主角是鄭和,幕後導演則是明成祖朱棣。

明朝為什麼會退出爭霸世界的航海舞台?

朱棣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學者蔡石山在其《永樂大帝——一箇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一書中這樣寫道:“在他統治明代中國二十二年期間,他為明帝國定下了歡快明亮的基調……經濟增長,文化再生,領土擴張以及外交上的榮耀。”的確,朱棣似乎是一個天生喜歡宏大計劃的人。他編纂了中國古代最大部頭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羣紫禁城。鄭和下西洋,應該是他宏大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

當然,對於鄭和下西洋,人們有更直接的解釋。人們説,朱棣派遣親信宦官鄭和多次遠下西洋,真實的動機是要到海外尋找建文帝。據説1402年朱棣奪取皇位後,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而是潛逃出宮了。為此,朱棣即位後,從永樂五年(1407年)便派胡濙借尋訪道人張三丰的名義,四處探尋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似乎相信這種説法,説:“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不過,《明史》的纂修者並沒有完全侷限於這樣一種解釋,還添了一句:“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著名的東南亞史家王賡武先生説:“也許,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理由足以解釋明朝何以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此類遠征。尋找寶藏、炫耀實力與財富、希望瞭解帖木兒和亞洲極西地區的蒙古人在做什麼、擴大朝貢體系、永樂個人的虛榮自大和對榮譽的貪求、宮廷內外的權力鬥爭和政治事態,所有這些都可能是導致永樂做出此項決定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

這些原因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一、在政治和外交上,招徠各國前來朝貢;二、在經濟上,重新打開中國與東南亞及南亞各國之間的貿易通道。招徠海外各國前來朝貢,似乎只是一種外交上的努力。但是,這種外交努力是服從於明王朝的政治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種“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的朝貢體系外交模式。這種朝貢秩序,體現了皇權的國內統治方式向外部的逐漸擴大,着力於建立一個“四夷來朝”的禮制體系。

日本學者浜下武志先生認為,這種朝貢關係,是按照中央影響力的強弱順序,朝貢國依次位於相鄰的同心圓的不同圓環上,從而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包括東南、東北、西北、西南的亞洲各部以及同印度經濟圈交錯的地區在內的朝貢關係圈。明朝皇帝在這種體系的營建上,孜孜不倦。

鄭和航海是否為明朝帶來了經濟效益,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不考慮鄭和航海對民間海外貿易的推動,而僅僅就國家財政上説的話,政府組織如此規模的航海活動,自然是要耗費巨資的。鄭和下西洋曾攜帶大量白銀,以換購海外各國的奇珍異獸、香料以及供宮廷消費的奢侈品。不過,鄭和航海的根本動機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政治上的。這個目的,就是要建立以明代中國為核心的朝貢貿易秩序。通常情況下,“賞賜”總是大於“朝貢”的。

鄭和前後七次遠航,到達了亞洲、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中國人民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在今天東南亞一帶,依然保留着許多跟鄭和有關的遺蹟、傳説,建立了許多紀念鄭和的祠廟。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壠,就有三寶洞、三寶墩、三寶井、三寶河與三寶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