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括既代廉頗 並不是“紙上談兵”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關鍵戰役,秦國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趙國的趙括被趙王調去取代正在長平出戰的廉頗卻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

長平之戰趙括既代廉頗 並不是“紙上談兵”

長平之戰,趙王因為國力不濟,不能用廉頗的固守之計,只好以趙括既代廉頗。而趙括主動出擊,不是沒有勝機,可惜趙軍糧草、兵力都不足,這才無力迴天。即使如此,趙括也大量消耗了秦軍的有生力量,沒讓秦軍佔到大便宜。因此要趙括為長平之戰的失敗負責,實在是一種苛求。

我們應當看到,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光有強大的軍隊,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沒有足夠的後備力量,是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的。趙括在長平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換了別人,恐怕也無法做得比他更好,讓他背上紙上談兵的笑柄,實在是千古奇冤。

趙括是戰國時期趙國馬服君趙奢之子,出身名門,自幼熟讀兵書,對軍事方面有自己的見解,少年時代即隨父親趙奢出戰。少年趙括曾獻計幫助父親一個月之內攻下了趙軍久攻不下的麥丘。公元前270年,趙括運用反間計,成功地解救了瘀與地區,因此揚名。

在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之始,趙括沒有任何實際帶兵打仗的經驗,在軍隊中他更多地扮演了軍師的角色。公元前260年,秦王命王齡進攻韓國上黨地區,並且順利地佔領該地區,但是上黨地區早在兩年前已歸屬於趙國,此次秦進攻上黨,趙孝成王就派名將廉頗出戰,廉頗駐軍長平,與秦軍交戰,採取了自己不擅長的消耗堅守戰略,秦軍不斷吞食趙軍,完全佔領了上黨地區,這對趙國都城邯鄲十分不利。

因此,趙國內部出現了混亂,不斷有人提出建議, 讓趙括既代廉頗。最終,趙王聽取樂毅的建議,由趙括取代廉頗,對戰秦軍。趙括率領四十萬大軍,改守為攻,主動全線出擊,向秦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而困於長平。最終,趙括突圍不成,戰死長平,四十餘萬趙兵盡被坑殺。

綜上,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趙括雖然有跟隨趙奢出征的經歷,但是從來沒有獨立為將、帶兵打仗的經驗。雖有謀略,但是卻缺乏實際作戰經驗,大多數戰功只是靠“軍師”而得來。因此,在關鍵的時候,即使換下廉頗,由趙括上陣打仗,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二、在經過了趙惠文王策劃的“沙丘之亂”之後,趙國的國力逐漸削弱。趙國的實際情況根本就支撐不了長久的消耗戰, 趙王讓趙括既代廉頗,除了速戰速決以外,更無任何選擇。

三、趙括上任以後,大量修訂軍紀, 趙括既代廉頗後規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廢除,這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是趙括經驗不足的表現。

四、趙括的舉動是“紙上談兵”的關鍵,即趙括在戰役之中所採用的戰略戰術。當時秦軍在西、趙軍在東,秦軍以西是河水很寬很深的泌水,趙軍以東是河水很寬但水淺的丹水,兩軍之南是太行、王屋山脈,北面也是太行山的山脈,整個戰場由山脈和河水組成了一個矩形。但是,南面的山脈已由秦軍所佔,北面的山脈為秦趙共同佔有。因此,無論是哪支軍隊要全身而退,都只有選擇水路,要麼是涉水渡過丹水,要麼是乘船渡過沁水。

趙括決定派晉陽趙軍南下支援沁水西岸的趙軍,控制沁水西岸一帶,再向西進攻秦軍,配合自己的大軍東西夾擊秦軍。但是,趙括沒有想到的是,沁水西岸的趙軍並沒有完成自己的命令,未能控制沁水西岸,所以當趙括大軍一路追隨不斷向西撤退的秦軍至沁水河東岸時,不但沒有消滅秦軍,反而使自己陷入了秦軍的包圍圈之中。最後,秦軍騙降趙軍,兩軍再戰,死傷無數,趙軍四十萬大軍終因力竭而敗,趙拓自殺殉國。

其實,趙括的部署可謂得當,只是趙皮牢、晉陽二軍未能完成任務。所以,趙括在長平之戰中並不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