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聞 致命魅惑美女令北齊後主身死國滅

有人説,馮小憐因為征服了齊國後主,其在軍中幹了五件事,而威力相當於給敵軍增援20萬人。第一件事:敵軍北周的軍隊猛攻晉州,後主正在附近打獵,得到快報就想調動軍隊增援。

野史趣聞 致命魅惑美女令北齊後主身死國滅

馮小憐這時玩興正濃,和後主撒嬌説:“再殺一圍。”於是,後主就再殺一圍,等到這一圈遊獵結束,晉州已破。第二件事:馮小憐認為戰爭和狩獵一樣好玩,於是慫恿後主親自帶兵反攻平陽,她要看打仗。

後主果然滿足她的要求,齊大軍到了平陽城,人馬乘勝欲進城之際,後主忽然傳旨暫停,請馮小憐觀戰。馮小憐對鏡梳粧打扮,磨磨蹭蹭,等她到來時周軍已經修 好塌垮的城牆,堅固無摧,結果齊軍功虧一簣。第三件事:等準備就緒,眼看後主就要下達總攻命令,馮小憐卻認為天色已晚,她無法看到攻城之戰的盛大場面,要 求明日再戰。

第二天北風怒吼,馮小憐又要求暫停攻城,結果等到風停天晴,北周增援的大軍趕到,兩軍連日血戰,齊軍大敗。北周佔領平陽,後主居然説:“只要小憐無恙,戰敗又有何妨!”

第四件事:周軍攻打晉陽時,馮小憐看到木架搭成的天橋垮了下來,認為是不祥之兆,一再要求後主放棄晉陽返回鄴城。後主言聽計從,北周輕而易舉地奪得北齊重鎮晉陽。

第五件事:兩軍相交,正在激烈時,馮小憐忽然害怕起來,大叫“軍隊敗了!”後主於是帶着馮小憐奔逃而去。結果,齊師大敗,被殺萬餘人。

其間,後主忽發奇想,讓太監化裝成北周貧民,回首都取皇后衣飾,封馮小憐為左皇后,在逃跑途中讓小憐穿上禮服,一路欣賞。兩軍交戰,大敵當前,戰略戰術居然處處聽命和遵從於一個女人任性撒嬌,世界上還有這種白痴皇帝,此國不亡,天理何在!

馮小憐到底何許人也?馮小憐是南北朝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貴妃,馮小憐本是穆皇后身邊的一名侍女。當時,高緯正寵愛彈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儀,穆皇后為了抵制曹昭儀而把馮小憐送給高緯,以轉移高緯的感情。

不想,這雖然使高緯冷淡了曹昭儀,但馮小憐卻更勝曹昭儀萬分,高緯被她迷得更是神魂顛倒。但這其實不是小憐的錯,她從小受的教育不是動腦筋,也不是負責,而是討好男人,男人喜歡什麼,她就給什麼。

有人歸納馮小憐有三大征服之術:一是馮小憐征服之術來自幼年對音樂與舞蹈的嚴格訓練。應該説,她的歌唱得好,舞跳得好,同時,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了一套蠱惑男人的手段。

入宮以後更看慣了並仔細研究嬪妃們爭寵鬥嬌的伎倆,於是便發明了一套嶄新的狐媚理論和手段。作為她的“專利”,使得北齊後主接觸到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而被弄得神魂顛倒。

二是馮小憐是個細心善學的女人,她甚至研究人體的構造及脈絡系統,掌握按摩之法,侍候穆皇后時,曾經以槌、擂、扳、擔、按、壓、提等手法。

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體的疲憊,久而久之便練就了無師自通的按摩方法。後來當她以軟綿綿的一雙小手,上下不停地在高緯的身體上游動時,這個整天主動尋找刺 激的風流皇帝,突然感到一種奇趣與快樂,感覺異常舒服。三是除了這些人為的條件外,據説馮小憐更有一種天生的本錢。她的玉體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在冬天寒 冷的季節裏,軟如一團棉花。

暖似一團烈火;在夏天溽暑炙人的時候,則光如玉琢,涼若冰塊。或抱、或枕、或撫、或親吻,無不婉轉承歡,是一個天生的尤物,於是,迷住高緯也有些必然。 高緯對待馮小憐,除了像歷朝歷代常見的蓋豪華宮殿、豔舞狂歡、徹夜不歇、鋪張浪費之外,齊後主高緯就連與大臣們議事的時候。

也常常讓馮小憐膩在懷裏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議事的大臣常常不敢正眼相看,羞得滿臉通紅,説話語無倫次,常常無功而返,氣憤無比。當北周武帝親自率領大軍 攻打平陽時,高緯居然講出這樣的話來:“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有何妨!”高緯當北齊皇帝,馮小憐成為他的妃子,本是戰亂年代。

當時北魏分裂為東西兩國,大致沿着今天的山西與陝西兩省交界的地方,以自北向南的一段黃河為界。東魏佔有黃河以東以及淮水以北的土地。

西魏佔有黃河以西及秦嶺以北的關隴地區。東魏建都部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臨漳縣;西魏定都長安,是歷代帝王龍興之地。西魏的力量遠不如東魏,就是南朝的 樑政權也比西魏強得多。北齊就是高洋奪東魏政權建立的,是實力最強的;北周是宇文覺守西魏政權建立的,力量最小。當宇文覺建北周時,南朝梁也被陳國取代。

但不久之後,北齊與北周的力量漸漸持平,一方面北齊被南朝的陳國侵吞了淮南一帶地區;另一方面北周越過秦嶺,掠奪了漢中和四川等地。北齊建國17年後,高緯即位,就是北齊後主。

他是個標準的紈絝子弟,花天酒地,聲色犬馬,過着豪華奢侈的生活。他命人將珍珠串綴而成晶光閃耀的羅衫,將寶石鑲嵌在玉輦上,日日夜夜與後嬪宮妃廝混在一起,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國家之事,早被他忘到了九霄雲外。

“獨樂不如眾樂”,高緯認為像馮小憐這樣可愛的人,只有他一個人來獨享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讓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賞到她的玉體豈不是美事?於是他讓馮小憐裸體躺在朝堂上,以千金一視,讓大臣都來一覽秀色。“玉體橫陳”的典故即來源於此。